诺奖风向标!30位华人学者获重磅奖项

2月15日,素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斯隆研究奖公布了2023年的最新获奖名单。

今年共有125位研究员入选,其中华人学者占30席。他们将获得为期两年、价值75,000美元的研究资金,可灵活地用来推进自己的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获奖者中清华大学校友6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5人,北京大学校友3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1人,中山大学校友1人,天津大学校友1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友1人,浙江大学校友1人。

由美国艾尔弗·斯隆基金会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在1955年设立的斯隆研究奖,是授予年轻研究人员的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该奖每年颁发一次,面向面向七个科学和技术领域——化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经济学、数学、神经科学和物理学。

目前,共有56位研究员在各自领域获得了诺贝尔奖,17位获得了数学领域的菲尔兹奖,22位获得了经济学领域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计算机科学

韩松(Song Han),麻省理工学院

韩松是麻省理工学院EECS的副教授,此前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他提出的「深度压缩」技术被广泛用于高效的人工智能计算,而「高效推理引擎」则首次将权重稀疏性引入现代人工智能芯片,影响了英伟达的安培GPU架构。他开创了TinyML研究,将深度学习引入物联网设备,实现了边缘学习。

Yuanzhi Li,卡内基梅隆大学

Yuanzhi Li是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系的助理教授。在此之前,他在清华大学取得了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学士学位,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谭宸浩(Chenhao Tan),芝加哥大学

谭宸浩是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系的助理教授,负责指导芝加哥人类+人工智能实验室(CHAI)。他的研究兴趣包括,以人为本的机器学习、语言和社会动态、多社区参与,以及自然语言处理、计算社会科学和人工智能。

在此之前,他在清华大学取得了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的学士学位,并在康奈尔大学取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伍骁迪(Xiaodi Wu),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伍骁迪是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计算机科学系和高级计算机研究所的助理教授,也是量子信息和计算机科学联合中心(QuICS)的研究员,同时也是为AWS Braket工作的亚马逊客座学者。

他于2008年在清华大学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并于2013年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获得理论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Jimmy Ba,多伦多大学

Jimmy Ba是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系的助理教授,此前曾跟随图灵奖得主Geoffrey Hinton攻读博士学位,是优化器Adam提出者之一。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深度神经网络的高效学习算法、强化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

数学

Yuansi Chen,杜克大学

Yuansi Chen是杜克大学统计科学系的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在于统计机器学习、MCMC采样、优化、领域适应和计算神经科学中出现的统计挑战。

在此之前,他在法国Ecole Polytechnique获得了应用数学的工程学位,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系获得了博士学位,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数据科学基础(ETH-FDS)的博士后研究员。

Zheng Tracy Ke,哈佛大学

Zheng Tracy Ke是哈佛大学统计系的助理教授。在此之前,她在清华大学获得了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了运筹学和金融工程硕士学位,以及运筹学和金融工程博士学位。

Yunqing Tang,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Yunqing Tang是大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助理教授。在此之前,她在北京大学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数学学士学位,在哈佛大学获得了数学博士学位。

田小川(Xiaochuan Tian),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

Xiaochuan Tian是UCSD数学系的助理教授。她的研究兴趣包括数值分析、应用PDE、非局部模型、分数PDE和多尺度建模。

在此之前,她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了数学学士学位,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了数学硕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Jonathan J. Zhu,华盛顿大学

Jonathan J. Zhu是华盛顿大学的助理教授。在此之前,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国家科学基金会博士后,并在哈佛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师从丘成桐教授。本科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

庄梓铨(Ziquan Zhuang),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Ziquan Zhuang目前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学系的助理教授。他201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9年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师从János Kollár。

化学

Mia Huang,斯克利普斯研究所

Mia Huang,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分子医学系副教授。本科毕业于纽约皇后学院学士,博士毕业于纽约大学化学专业。

Brian B. Liau,哈佛大学

Brain于2007年获得化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后来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研究癌症表观遗传学。

Long Luo,韦恩州立大学

Long Luo,200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2014年间于犹他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14-2017年间,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做博士后。

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催化、电分析和电合成。

Hang Ren,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Hang Ren,2011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专业,2016年于密歇根大学取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16-2018年,犹他大学博士后助理;2018-2021年,迈阿密大学助理教授;2021年至今,任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助理教授。

Mei Shen,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Mei Shen,于2011年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由Allen J. Bard教授指导。在加入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之前,她在匹兹堡大学的Shigeru Amemiya教授的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在那里她用纳米分辨率的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成功成像了水环境中单个纳米孔的离子流量。她目前的研究兴趣介于纳米科学、电化学和神经科学之间,特别是涉及研究纳米生物结构的神经传递,如单个突触裂隙。

石玲燕(Lingyan Shi),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石玲燕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的助理教授。

她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后在纽约市立学院(CCNY)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她曾在CCNY的超快光谱学和激光研究所做博士后。然后,在她加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之前,她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进行她在生物光子学方面的第二次博士后培训。

王军鹏(Junpeng Wang),阿克伦大学

王军鹏,中国科大化学学院0619校友,来自陕西省西工大附中,杜克大学博士,现为阿克伦(Arkon)大学高分子科学助理教授。

朱慧源(Huiyuan Zhu),弗吉尼亚大学

中国科大化学院0519校友,来自安徽全椒中学,布朗大学博士,现为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

物理学

Jia (Leo) Li,布朗大学

Jia (Leo) Li,2008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2011年和2014年分别于美国西北大学取得硕士、博士学位。

Li是一位凝聚态实验物理学家,专门研究低维电子系统。他的研究重点是二维材料及其范德瓦尔斯结构中出现的量子现象。他在西北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并曾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马琼(Qiong Ma),波士顿学院

马琼,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0600校友,来自安徽淮北一中,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现为波士顿学院物理学助理教授。

Shuo Sun,科罗拉多大学博德分校

Shuo Sun,2011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专业,2016年于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取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他是科罗拉多大学博德分校物理学助理教授和JILA的副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是量子光学、纳米光子学和实验性量子信息科学。他的研究小组通过将固态人工原子与纳米光子结构耦合,研究量子极限下的强光-物质相互作用。

吴三丰(Sanfeng Wu),普林斯顿大学

吴三丰,中国科大物理学院06203校友,来自安徽省合肥市168中学,华盛顿大学博士(导师是9704校友许晓栋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助理教授。

Jing Yan,耶鲁大学

Jing Yan目前是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的助理教授,也是耶鲁大学定量生物学研究所(Qbio)的成员。他来自中国上海,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在有机合成方面有丰富的本科研究经验。2009年,他转向软物质物理学领域,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在博士期间,他与Steve Granick合作,开发了新型可重构的活性胶体材料。

神经科学

Anqi Wu,佐治亚理工学院

Anqi Wu,2011年取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理科学士;2014年取得维特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理学硕士学位。

她目前是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计算科学和工程学院(CSE)的助理教授。在加入佐治亚理工学院之前,她是哥伦比亚大学Zuckerman头脑行为研究所理论神经科学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她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了计算和定量神经科学的博士学位以及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的研究生证书。

Herbert Zheng Wu,西奈山伊坎医学院

Herbert Zheng Wu,是哥伦比亚大学祖克曼心智脑行为研究所的理查德-阿克塞尔和迈克尔-沙德伦的博士后研究科学家。在此之前,他在哈佛大学与凯瑟琳-杜拉克一起攻读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他也曾是西蒙斯学会的初级研究员。

经济学

李绳武(Shengwu Li),哈佛大学

Shengwu Li,2009年本科毕业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学士;2011年取得牛津大学经济学哲学硕士学位。2016年,于斯坦福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为经济理论、行为和实验经济学 经济理论、行为和实验经济学。他也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孙子。

目前,他在哈佛大学担任经济学助理教授。

Yueran Ma,芝加哥大学

Yueran Ma的主要研究兴趣是金融和宏观经济交叉领域的实证研究。她的工作涉及的主题包括债务合同和宏观经济影响,非金融企业的资产和生产活动,低利率和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和宏观经济的预期。她还研究过房地产和城市经济方面的问题。她以最优异的成绩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的学士学位和Phi Beta Kappa奖,并获得商业经济学的博士学位。

Guo Xu,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郭旭是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的助理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私营和公共部门组织中的人才选择、招聘和分配。他在伦敦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地球系统学

Kimberly V. Lau,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Kimberly V. Lau的研究重点是了解地球历史上海洋缺氧和增氧的原因和后果。

来源:新智元、各学校官网。文章内容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奥斯汀   普林斯顿   哈佛大学   哥伦比亚   清华大学   重磅   风向标   博士后   物理学   分校   奖项   计算机科学   经济学   校友   学者   教授   数学   科学   华人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