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任老

那时我教语文,每每看到孩子的好作文,眼睛就发亮,于是心血来潮,用蜡纸刻好后,用手工油印机印出来,装订成册,发给学生学习交流,取名《浪花集》。

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我冒昧写信请书法大家任政题写书名。同事调侃我,摸着我的额头:“你这是异想天开,你和任政没有半点关系,就凭一封薄信,他就帮你写了?”但我不死心,反驳道:“任政是人民书法家,我想他会写的。”嘴上这么讲,心里也没底。几天后回信来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一看,激动地叫了起来:“任政写了,任政写了!”《浪花集》下面还有落款和两枚鲜红的小印章。同事们一拥而上,争相目睹,为我高兴,学生们更是欢呼雀跃。那情景,萦绕脑际,久久挥之不去。

四十多年过去了,任政的那张原稿,仍完好地珍藏在我的书橱里,每每看到它,回忆的闸门就会打开:往事历历在目,恍如昨天。

为题签之事,我曾专程登门致谢。叩开门,任老有些愕然,我连忙自我介绍:“我就是写信请您题签的王老师。”“哦,对格对格,我写过写过,举手之劳,应该的应该的。”任老师一脸灿烂:“侬就是教语文和书法的王老师,侬好侬好!”“我今天来特意表示感谢,并向你讨教经验。”进门后,屋内的情景让我震撼:地板上、桌上、厨上、床上摊满了任老刚写好的书法,屋内弥漫着浓浓的墨香。他说;“侬欢喜,自己拣一张。”我喜出望外,挑了一张行书横幅《桂馥兰馨》。我一再拱手感谢。他说:“写书法的初衷就是给人家看的,只要物得其所,我就开心了。”任老的襟怀让我感动。

坐定后,任老亲切而谦虚地说:“我没什么经验,只是以书育人,师生相长,一起学习交流蛮开心的。要教好书法,很重要的一条是老师自己要特别喜欢书法,如果老师没有浓厚的兴趣,那你怎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没有浓厚的兴趣,书法就走不进他们的心灵,那肯定学不好的。”他还说,艺术的造诣应该扎根在学识的基础上,要写出有境界的字,单靠字内功夫是不够的。学识与书法就像水与船的关系,水涨才能船高,学养高了,书法自然会去尘俗、富韵味、溢气象。他强调,学书法一定要博采众长,多读书,广临帖,汲取营养,像蜜蜂一样,只有采百花之精华,才能酿出自己的蜜……朴素的言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我受益匪浅。

再次拜访,发现门口贴着一张任老亲自写的搬迁告示,写明搬到某某地方。后来得知,家人为了照顾任老的身体,减少应酬,劝他不要贴。可他执意要贴:“别人老远来寻我,肯定有事,哪能让人家白跑一趟呢?”任老的处世境界可见一斑。

通过电话联系,我去了他单位,见他又在忙碌着为别人写字。我有幸目睹了他笔走龙蛇的过程,用笔精微纯正、玄妙多变,没有一笔粗野,让我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在传承国粹的道路上,任老无疑是我们的楷模。他身体力行,无私奉献,不计润格,精神难能可贵。他是当之无愧的上海市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文学艺术奖”得主。

任老待人真诚,学术严谨,说真话不说假话。有次我携一行草习作登门请教,他很直率地说:“太辣,火气太大,气势有余闲雅不足。”并逐字剖析给我听,强调字要平和一点,不能耀武扬威、左冲右突……他的评价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对我起到了极大的启导作用。

当我问及当今书法评判有没有新标准时,任老坚定地说:“无论什么时代,传统审美标准不会变,也不应该变,现在社会上出现不少奇形怪状的书法,让人困惑迷茫,就是因为消解了传统审美标准的结果。还有人把作品写得很大,追求大气象。其实气象和大小无关,古人作品都很小,但气象很大。”他强调,创作一定要有出处,不能绝源弃祖,无法无天,那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赞美词,害人害己。

虚极静笃。任老一生淡泊宁静,远离尘嚣,默默耕耘,为提高人民大众的艺术品质而鞠躬尽瘁。他的著述丰厚,总发行量达270余万册,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影响深远。他敬畏传统,力逮古风,在传统关照下融入个性语言,自出机杼,形成了鲜明的任体范式,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一种清丽平和的美感。尤其是他的行楷,从容酣润、俊逸流便,是雅俗共赏的典范之作,得到圈内外的一致称赞,被评选制成字模,收入全国规范电脑字库,被广泛应用,享誉海内外。这是任老把传统融入新时代的突破性贡献。

毋庸置疑,时代在变迁,但它仍然裹挟着传统的云烟固执前行,任老就是一个典型。他的艺术精神,他的人格风范,天长地久,山高水长。(王恩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自出机杼   题签   老亲   学识   浪花   屋内   浓厚   书法   平和   气象   难忘   兴趣   传统   老师   艺术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