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就地正法前的匪首面露笑容,风尘女子比皇妃还漂亮

在清末民初这个动荡的时代,我国社会中的人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由于清末政府的无能与腐败,贫富差距日益增高,穷人过着困苦的日子,而富有的人懂得享受生活,不仅有吃有穿,甚至还吸鸦片、遛鸟逗狗。当这个已经残破的清政府被腐蚀殆尽之时,就是被推翻之日。

这一张图片展现的是一家十一口人挤在破败的茅草屋子生活的画面。可以看到,那些小孩子们脸上没有这个年岁该有的天真无邪,取而代之的是忧愁、痛苦。甚至有两个孩子都没有办法坐在凳子上,而是随意在地上铺了一个草席子盘坐着。这张图片反映的是人口和经济的问题,可以明显看出,他们家中的孩子太多,导致父母根本养不起。

像是刚才的大家族,父母宁愿贫穷也不愿意抛弃孩子,但是其实很多穷苦人家都会把孩子送给别人抚养,或者卖到富人家里给太太小姐们做丫鬟。甚至更残酷的,父母亲手把自己的女儿送到烟花之地去。这幅图是一个烟花之地的女人,可以看出,她有着精致的面容,从脸上、丰腴的手腕可以看出来,她过得还算殷实。她的脸上透露出自在与满足,然而内心就真的快乐吗?恐怕她的自由和灵魂,早就在陷于那个地狱的时候就已经丢弃了。

对于穷苦人家的男子,基本很早就要出去谋生养家。由于社会中职业多元发展的趋势,穷人的谋生手段还算比较多。在清末,最有特色的应当是人力车夫了。1873年,法国的一个商人从日本把人力车引进了中国。他创办了人力车公司,又从日本进口了300辆人力车。这种车身涂着黄染料的车子又被称为黄包车,曾经在清末至民国时期风靡一时。

人力车夫是非常辛苦的,但是赚的钱还算理想,差不多能够维持一家三口的生计。有很多农村的农夫在没有农忙的时候,会上大的城市来跑一段时间车夫赚钱。由于这是一种透支体力的职业,所以不能做太长时间,在大概40岁的时候就已经是极限了。

除了人力车夫,在市场上还有不少叫卖的小贩。这幅老照片展现的就是清末的市场,可以看出,市场里贩卖东西的人还是挺多的,且很多都是女性,可能是因为年老的老妇人在家中无事可做,于是来市场卖东西贴补家用。市场的兴起,也反映了清末我国市井商业的发展。

又比如这幅画面,就是一位卖糖葫芦的大叔和一个背着板凳的人。糖葫芦算是一种手工业,这也是清末的重要发展领域,因为常年的干旱以及战乱,地里的农民颗粒无收,因此很多人被迫转业,成为当时封建社会中最低等的小贩。

那些有个谋生手段的人还好,如果是没有谋生手段的人,很容易闹事,滋生犯罪。这幅图就是犯罪的人在行刑前的照片,其中一个人甚至脸上带着笑,显得有些恐怖。像这样的亡命之徒,在清末的时候不在少数。很多穷人没办法靠着正业生活,只能做些鸡鸣狗盗的事情,或者在山野间和土匪为谋。

与穷人相对的则是富人,从照片上一眼就能看出来区别。这上面的照片是八旗弟子遛鸟时候的画面,他们油光满面,看上去就是个不愁吃喝的主。整天不用工作,靠着朝廷发的银两荒度一生。遛鸟、斗鸡、赌博都是他们爱干的事情。

《正红旗下》中曾经描述道:“按照我们的佐领制度,旗人是没有什么自由的,不准随便离开本旗,随便出京;尽管可以去学手艺,可是难免受人家的轻视。他应该去当兵,骑马射箭,保卫大清皇朝。可是旗族人口越来越多,而骑兵的数目是有定额的。于是,老大老二也许补上缺,吃上粮钱,而老三老四就只好赋闲。

《正红旗下》是曾经身为满族旗人的作家老舍写的回忆录。作为这个团体曾经的一员,老舍对旗人的生活是厌烦而痛恨的。因为满族旗人也是拉垮清朝的其中一根稻草,由于清朝每年需要支付70%以上的军饷来付给八旗弟子,不合理的八旗制度使得清朝变得非常穷困。清朝支付的饷银,根本用不到正经的战场上,而是供这些公子哥玩乐。

这些玩乐的背后,是穷人泣血的悲苦。清朝的破灭,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因为它的统治有着太多的弊病和不合理之处。在战乱下,这些弊政的缺点被放大数万倍。而且更严重的是,清朝贪腐的现象非常严重,朝廷官员贪图富贵,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怨声载道。

人间酒话: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分享文、史、酒相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清末   老舍   车夫   满族   就地正法   旗人   人力车   匪首   皇妃   风尘   清朝   穷人   笑容   脸上   女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