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限制不停放开,为什么人口数量,依然不增反降?

随着时间推移,曾经人口第一的头衔,逐渐从我国头上被摘除,进入了2023年,迎来了负增长的人口拐点。

也因此,各省市纷纷放开生育限制,推出一系列生育政策。

济南市在2023年1月,发布了«优化生育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方案中指出凡是在2023年1月份以后出生的二胎、三胎家庭,政府在新生儿满三岁之前,给每家每个孩子补贴600元;

比如云南省在2022年,颁布再生育政策,政策中主要表达了对响应国家二胎、三胎政策的家庭发放一次性政府补贴,2胎补贴2000元人民币,3胎补贴5000元人民币;

另一个北方人口大市,衡水市也在早先颁布了衡水市支持人口发展的措施意见,意见中指出要对2023年以后出生孩子的“妈妈”给予分娩补贴,一次性补贴5000元,另外其他孩子未满三岁的家庭可以享受托育机构的补贴;

最后是四川省2023年初,颁布的认同未婚人群生育正常等。

从以上四个人口密度较大的省、市,可以看出我国支持和鼓励人们生育的政策,在不断优化、生育限制不断放开,正是因为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新生儿不足的严重趋势。

截止到2021年年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数量已经来到了约2.7亿,已经占总人口的19%了。

而作为同为世界人口大国的印度,占比才仅为10.8%。老龄化加剧会造成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等严重后果。

但截至到2022年末,中国人口数量为14.12亿人,在政策放开下甚至比2021年(14.13亿人)还下降了0.01亿。

生育限制不断解开,人口数量却不增反降,到底是因为什么?作为生育主力的“80、90后”怎么了?

“90后”更喜欢晚婚晚育

90后(这里指93-99一代)这一代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更倾向恋爱自由、不喜欢相亲、更赞同晚婚晚育。

中国的90后的人口数量,大约在1.7-1.9亿人之间,因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普遍文化程度较高、更热爱新鲜事物。

根据2022年11月,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中国25到29岁之间人群的结婚比例仅为35%。主要由以下两方面造成:

1、高等教育人群占比大。“90后”作为科教兴国的主力军,根据中国自考教材网数据统计,其中大专学历占比35%左右、本科学历占比19.6%左右、读研率15%。

假设我们是一位“90后”,以受众比例最高的专科为例,一般八岁上学,小学、初中、高中需要就读12年,大学3年,大学毕业后就已经23岁了。

如果是一个男生,还需要去通过五到七年,去打拼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时间转眼也就来到了28岁,甚至更大。先谋生再谋爱,这句话确实很贴切当代“90后”。

2、更喜欢独居。根据贝壳研究网数据显示,在通过网上调研、线下走访等形式收集了一部分调查问卷,其中有80%的人群,有过2年以上的独居生活,而这其中有46.35%的人群喜欢享受独居生活。

由此也可以看出“90后”因自身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了晚婚晚育的现象。

“80后”压力太大

“80后”曾被人戏称温室的花朵,而如今也已被社会和岁月打磨的不再保温,“80后”这一代人大部分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

而珍爱网数据显示,“80后”的结婚人群已经达到了7成,平均孩子数量1.047,这距离国家想要看到的2胎、3胎政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导致“80后”压力过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房贷、车贷、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等压力压的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喘不过来气,在经济方面很多时候都是入不敷出,而此时要二胎、三胎不是锦上添花,更像是雪上加霜。

综上所述,生育限制放开了,人口数量却不升反降,主要是因为80后的担子太重,90后的心,目前还没放在这方面上。

相信有关部门能够针对生育人群的特点,做出给80后减负、让90后舒心的生育政策,最终能够切实的规避掉老龄化带来的风险性,使中国的人口发展,得到良性有序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衡水市   人口数量   新生儿   中国   人群   人口   政策   孩子   我国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