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王丽萍: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夺冠后没能身披国旗庆祝

22年前的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女子竞走项目的比赛中。

最先走进场馆冲破终点线的是一名来自中国的运动员。

夺冠后的振臂高呼,此时最令人尴尬的一幕出现了。

观众席上没有人为她庆祝,她也没有身披国旗绕场庆贺。

十分“凄凉”的场景,让她的喜悦顿时戛然而止。

在独自一人庆祝完之后,这名运动员便尴尬的离开了场馆。

此人就是中国田径史上的首位竞走20公里的奥运冠军——王丽萍。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能让一位金牌选手陷入没有人庆贺、没有国旗挥舞的境地?

01 孤独的职业生涯

1976年,王丽萍出生在一个在辽宁丹东一户十分普通的家庭。

母亲务农,父亲是工厂工人,拮据的家庭环境让她从小在生活中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一旦没有在学习上出人头地,等待她的就是结婚生子,重复着和父母一样的拮据生活。

出色的运动天赋,却让王丽萍的人生忽然有了第二条路。

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的她,总是能够在校运会的田径项目上打败那些接受过正规训练的同学。

年年第一的成绩,使得她被体看中,开始练习竞走。

看着周围教练们对自己的重视,当时才13岁的王丽萍清楚的意识到这是自己为数不多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因此在训练中,她总是拼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

哪怕因高强度的训练,导致她一直在吐酸水,王丽萍仍没有想过放弃。

正是这样能吃苦,能拼命的精神,让她在一年后就被著名教练王魁看中,从而被挑到省队进行训练。

到了这里王丽萍发现,自己之前所吃到苦头一点没不多。

在这里每一个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付出的东西都远比自己要高的多。

询问了一圈后,王丽萍惊奇的发现,这些运动员一年都不休息一次,生活中除了训练没有别的事情。

被震撼到的她,放下了自己内心的骄傲,一路小跑的跑进队伍开始训练。

只要想成功,那就必要要付出许许多多的东西,甚至还会粉身碎骨。

在省队训练的王丽萍,很快由于高强度的训练把脚后跟磨得血肉模糊。

即便是这样,她还要第二天接着爬起来训练,那双训练鞋不知道被血浸泡了多少次。

这还只是繁重的训练中,最稀松平常的一件小事。

最难熬的是寒冷的天气,一到冬天辽宁动不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同时还伴随着大雪,让她很难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到最好的状态。

只要王丽萍稍微一放松,身体的温度就会迅速的冷却下来。

极端天气,加上身体上的痛苦,让王丽萍一度感到很绝望。

然而她依旧没有想过放弃,再难她也只是咬咬牙继续训练,从来没有任何抱怨。

不怕苦、不怕累的她在七年后的1997年为自己赢来了前往国家队训练的车票。

看中手中来之不易的车票,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在那里一展拳脚。

刚进入国家队,身体上的疾病就给她的职业生涯埋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长年累月的训练,让她的膝盖有着非常严重的磨损。

就在王丽萍以为自己就要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膝伤竟然奇迹般的好转了。

重燃希望的她在彻底康复后,立马投入到了训练中。

经历过绝望的人,往往在仅有一线生机时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实力,王丽萍就是如此。

02 伤愈归队显锋芒

1998年在女子10公里竞走锦标赛上,她收获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枚奖牌。

尽管只是季军,可这对于当时的王丽萍来说已经是莫大的鼓舞。

尝到奖牌甜头的她,将自己的目标瞄准了那枚金牌。

然而她仅仅在内心对着金牌进行呐喊,在外人面前从来没有提过这件事。

当时的国家队,夺金的种子选手是她的师姐刘宏宇。

基本上教练们的目光都对准了这位世界杯、世锦赛冠军,国内竞走20公里的纪录保持者。

那时候的王丽萍如同野草一般,生长在角落中无人问津。

为了实现内心的目标,她开始对自己更加的下得去手,训练起来更加的拼命,可她却距离冠军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1999年的世界杯预选赛上,她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这个成绩并不足以支撑她走进一年后的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

为了能够走进那个受人瞩目的场馆,她在训练中更加的卖力,三次选拔赛王丽萍通通拿下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也让她成功的进入到运动员最高的竞技殿堂——奥运会。

即便如此,她还是不被人看好,教练们依旧认为刘宏宇的最佳的夺冠选手,甚至在后来有传言称。

王丽萍在那次比赛中的任务就是为刘宏宇扫清障碍助她夺冠。

毕竟是谣言,传了一段时间后也就不了了之。

不被人看好的王丽萍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训练中开始更加的认真。

每一处细节,她都要来来回回练习好几遍,体能不够,就不断的通过训练来增加自己的体能储备。

时间转瞬即逝,在一次次的认真训练中,王丽萍站到了比赛场上。

在竞走比赛中,一般刚开始每一位选手都紧紧的跟随着大部队。

一方面是不想自己的体力消失的太快,另一方面一旦刚开始就甩对手一大截全程会被裁判员紧紧的盯着。

一旦出现失误就会遭受非常严厉的判罚。

比赛刚一开始,实力超群的刘宏宇却选择了加速甩开对手。

她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裁判员首个关注目标,路程还没过半,她就收到了一张黄牌。

随着体力的快速流逝,刘宏宇的动作也开始有些变形。

在距离比赛结束还有6公里的时候,她就收获了自己第三张黄牌,因此离开了赛场被罚下出局。

选择正常开局的王丽萍稳扎稳打来到了第二名的位置。

她前面的那名选手是来自东道主澳大利亚的运动员。

不知是何种原因,裁判对这位女选手的判罚尺度十分的宽松,有些应该被罚出场外的动作。

在这位澳大利亚女选手的身上通通消失了,裁判跟看不见一样。

面对这样的情况,王丽萍依旧没有放弃,始终紧紧的跟在第一名的身后。

天要人亡,必先其狂,这位澳大利亚女选手似乎认为金牌已经是囊中之物,动作开始变得越来越过分。

就连双脚不允许离地这样最基本的底线,她都开始触碰。

忍无可忍的裁判员,只好将她罚出赛场。

由于事发突然,镜头没来及切换,场馆内的澳大利亚的观众都认为金牌一定是他们的,都做好的为“英雄”庆祝的准备。

结果一名陌生的中国运动员竟然第一个走进场馆,冲过了终点线。

诧异的结果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十分的惊讶,全场鸦雀无声。

当时没有人为王丽萍庆贺,她也没有得到一个冠军应有的待遇。

人生唯一的一次高光时刻就这样草率了结束了,直到二十多年后,因一些事人们这才翻看到当年王丽萍的遭遇。

03 迟到的赞美

2021年的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出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愤怒的场面。

裁判的偏袒,在这场比赛中不加掩饰的展现了出来。

这也使得人们看到了21年前王丽萍在悉尼时期的遭遇。

一经了解才得知,当年她之所以没能够身披红旗庆祝自己的胜利。

原来是当时教练组全体成员早早的离开了比赛场地。

在那次比赛中,除了刘宏宇一位,还有两名运动员的实力要比王丽萍出色。

当她们三人接连被罚出赛场后,教练们理所当然的认为中国队已经无缘奖牌,谁也没有在意仍在坚持的王丽萍。

匆匆离场的他们使得她错失了身披国旗的荣誉。

即便后来得知王丽萍夺冠,可想要补救已经为时已晚,他们终究要为自己的草率付出一定的代价。

比赛结束后,体协对竞走项目的负责人和教练们做出了十分严厉的处罚。

遗憾到底还是发生了,好在21年后年轻人们看到这一幕后,纷纷将自己的赞美之词送给这位“最孤独的奥运冠军”。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掌声和赞美,当时已经45岁的她仍显得十分的惊喜。

她没想到过去这么多年,自己还能被人们想起。

听到王丽萍的惊讶声,年轻的人们纷纷发出这样的语句来抚平她的惊讶。

“掌声会迟到,赞美会迟到,但是荣誉却永远不会褪色。”

如今已经46岁的王丽萍早已经退役很多年,可身为体育人的她,依旧在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献上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当教练,办体育公司,都是她在退役后所经历的事情。

在运动员时期能够凭借着毅力拼到一枚金牌的她,即便换了身份依旧取得了傲人的成就。

结语

不管何种身份,王丽萍的身上始终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坚毅。

她的这股精神,正是现在的我们所缺失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她一样即便面临巨大的绝望,都不轻言放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奥林匹克运动会   悉尼   竞走   裁判员   澳大利亚   惊讶   场馆   国旗   运动员   金牌   教练   遗憾   王丽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