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永州丨嶷山阿云:爱和乐观是生活的解药-写在母亲的七七

我母亲欧阳成英的生命定格在2022年12月26日(农历十二月初四)19点25分。那日,正是她最敬仰、最崇拜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129周年冥寿,也是她八十七岁生日后的第十天。

一直都不敢相信,我那七十岁还敢坐过山车、海盗船,八十五岁在歌厅还能连续唱五六首红色歌曲,八十七岁仍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能坐庄参与玩麻将,前几天还去镇上赶了集,头天晚上还跟我照常通了电话,从未屎尿在床的母亲已永远离开了我们。我无法接受这突然的变故,白天用忙碌来忘却,每当夜深人静,母亲的音容笑貌总浮现在脑海挥之不去,耳边总萦绕着母亲那句“你又要走啊,总是那么忙,工作要紧哦,注意身体”,身上仍能体味躺在她身边的那丝熟悉的温暖。如今,那个视我如珍宝,以我为骄傲,天天想粘着我,几天不见很想念,呆久了又有点嫌她啰嗦的母亲再也不看我、不理我,再也不管我了……

总以为,自己还算孝顺。事业上小有成就,夫妻皆为处级干部,给父母长了脸,让他们有了骄傲的底气;家庭上夫妻恩爱,孩子考上了一线城市的公务员;婆家五兄妹,娘家六兄妹都安分守纪,相处融洽,生活安宁,家庭和美没让老人操心分心;母亲与公公婆婆从2003年正月我父亲去世后一直跟我们住在一起,直到2015年我调离家乡母亲才住到了姐姐家。总以为,让老人坐飞机、看天安门、瞻仰毛主席圆了她年少时的心愿就是孝顺。总以为每年让她们随夕阳红老年团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就算孝顺。

总以为,半个月内回家看望她们一次,陪他们去洗个头或修个脚或帮她捶捶背捏捏肩,陪她们说几句话吃个饭就算孝顺。母亲离去后,心仿佛被掏空被撕裂,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孤独、失落和疼痛才让我恍然有悟……往事历历在目。怎么也忘不了那个雨夜,七岁的我发高烧,母亲背着我在雨中高一脚低一脚跑向村里的赤脚医生家却扑了个空——医生出诊去了,估计一时半会回不来。母亲看着昏昏欲睡奄奄一息的我,赶紧又背着我往回跑,途中几次差点摔倒。回到家中,母亲一方面让姐姐用湿毛巾帮我压额头退烧,一方面试着按人家说的土办法治疗:找一些草木灰、小便、鸡蛋清拌匀用布装好贴在我的胸口上。母亲一刻不离地守在我旁边,或许是母爱感天动地,烧很快退了下来,当体力稍恢复的我睁开眼向母亲要吃的,母亲喜极而泣手忙脚乱的样子我至今铭刻在心。与母亲对我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深沉的爱相比,我那些自以为是的孝顺是多么的浅薄!那微不足道的平常,只是一些物质的、表面的关怀,对心灵的渴求,有太多的应付敷衍: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她想听我却不想多说,她有很多话想说又怕我嫌啰嗦,与她聊天时经常漫不经心,接电话玩手机多于倾诉倾听。现在想来心如刀绞愧疚万分!岁月无情,什么时候那个识文断字,吃苦耐劳,干事风风火火,让我又爱又敬又怕的母亲,在我面前竟变得那么小心、那么无助、那么依恋了呢……

母亲的一生是苦难的,1935年11月出生时正值时局动荡。外公读过几年私塾,算是当地的文化人。母亲小时候也因此读了几年书,能读书看报写信。外公为人豪爽喜欢交友打猎,经常不回家,后来外婆早逝,年少的母亲与弟弟在艰难中成长。成年后母亲嫁给虽已当上干部但一贫如洗的父亲。母亲本来去当了幼师的,却因家里有瞎眼的奶奶,守寡的母亲,体弱多病的大弟,幼小的遗腹子满弟,赢弱的儿子需要照顾而回到村里。后来母亲又相继生了我们姐妹五个,一大家子吃喝拉撒家务活都忙不过来,还要砍柴种田养猪养鸡鸭,编织竹器搞副业,吃尽了苦头,受尽了委屈。至今,我仍害怕雷雨时的春耕,它总让我想起母亲在雨中赶着牛艰难犁田的样子,我在田埂上泪流满面地哀求母亲不犁了赶紧回家,她却说一鼓作气犁完好赶季节。我内心无比害怕,头年村里一同学的父亲犁田时被雷劈死,担心悲剧重演。母亲六十来岁日子好转时,又照顾中风偏瘫的父亲好几年,由于多年的辛苦劳作,七十三岁时做过双足运动膝关节手术,七十八岁做过四个血管心脏支架。

母亲的一生又是幸福的,六个儿女,家风淳良,家庭和睦,事业兴旺,生活小康。后辈枝繁叶茂,勤勉上进,儿孙绕膝,四代同堂,如今仅重孙辈已有二十一人,个个聪明健康,充满希望。母亲是乐观的,父亲在县城银行工作,家里田地副业全靠她撑着,再苦再累再难,很少听她骂人抱怨忧伤。母亲很讲究,出门在外衣衫虽旧但总收拾得干净皎洁,脸上挂满笑容。母亲勤俭持家,待人却热情大方,从不斤斤计较,家族的客人总喜欢到我家里玩,母亲更是热心肠,哪家有困难有问题找她,她总是乐于助人,千方百计去帮忙。她也会边干家务边教我们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到这里”,茶余饭后,大人们也喜欢听她讲一些天南地北的故事。劳作之余,母亲会读书看报,(母亲还给在外读书的我写了好几封信)。也会唱“红岩上红梅开”“一条大河波浪宽”“九九艳阳天”“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歌曲解乏。方圆十几里,哪个村放电影演大戏母亲都不会错过,我们都好奇母亲那么辛苦那么忙却还那么有精神。历经苦难,母亲送走了九十多岁的瞎眼太婆,守寡三十多年的奶奶,操持大叔满叔哥哥相继娶妻成家生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家里建了座一百多平方的红砖水泥板房。从一九八四年开始,我们姐妹几个相继招工考学校有了工作,全家搬进了县城父亲单位分的新房,用父亲显摆的话说:“苦日子熬到头了,现在水在水缸里,煤在煤炉旁,热有电风扇,闲有电视看。以前的地主婆也比不上。”

母亲的爱总是那么深沉温暖。她总要求我们将心比心,要多感恩,少抱怨。要多付出,少贪心。要开口笑,少瞪眼。要多行善,不欺人。母亲总是替他人着想,八十七岁生日那晚,我躺在她身旁,为她轻揉,明知不起作用,她却不再因心衰呼吸困难而呻吟,说舒服些了,怕我担心。但我知道她痛,几次难受得坐起来又躺下,我却无能为力也不敢在她面前流泪,只能多次到卫生间泪流满面。她跟我聊天,总是细数别人的好,我插话问她那曾欺负过我家的人时,她告诉我,现在我们过得好就行了,都过去了不计较,能帮的帮一下。从母亲身上,我学会了忍辱负重,吃苦耐劳,与人为善,乐观向上。从母亲身上,我明白了爱和乐观是生活的解药,感谢母亲留下的精神和温暖,让我们继续坚韧不拔地生活,去爱这个世界,去爱我们的家人,朋友,孩子,同事。人与人之间,永远是相互的,你爱别人,别人会爱你;你给世界几分爱,世界会回你几分爱。人常说苦难就是不幸。可人也往往因此得以最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乐观的心态会帮助我们找到光明的出口。事情也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虽然母亲已离我们而去,但她会一直活在我心中。我相信母亲一定在天上看着我,一定会希望我们平安健康,幸福快乐!爱和乐观是生活的解药,我为我儿举行了订婚仪式,以这种方式来告慰母亲。母亲一定是一种无限的存在,在每一个孤独和艰难的时光都会陪伴我。每一个欢乐喜悦的时光里,母亲一定会和我相聚。

相信母亲去的地方一定是天堂,天堂里没有苦难病痛,在天堂里与父亲相亲相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花衣   永州   乐观   母亲   副业   吃苦耐劳   村里   解药   苦难   艰难   家里   温暖   父亲   身上   天堂   喜欢   文化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