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铭:人日拾旧

正月初七是为人日,人日登高、剪彩为胜、吃七菜羹等逐渐成为普遍习俗。

正月初七,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早晨醒来,随手打开手机,一篇题为《初七人日:七菜羹与七宝粥》的网文跃入眼帘。

哈!都是寻常食材,做法也十分简单。立即登录买菜App,随意选购了七种香辛蔬菜:荠菜、芹菜、小葱、大蒜叶、香菜、儿菜、韭菜,然后用糯米加粳米熬了一锅白粥。煮粥的同时,将七种蔬菜清洗干净,切成碎末,拌入熬好的粥中,再煮上几分钟,加入猪油和食盐调味,清新美味的七菜粥就做好啦!据说,根据中医养生原理,这道菜粥可以升发阳气、疏散风热、清肠排毒,特别适合春季食用。

查阅古籍,发现“七菜”之说历史极为悠久,最早见于西汉文学家扬雄《蜀都赋》。扬雄是蜀郡成都人,《蜀都赋》根据实际史地材料,运用夸张手法,歌颂家乡的雄伟壮丽与繁荣富庶,其中所谓“五肉七菜,朦厌腥臊,可以颐精神、养血脉者,莫不毕陈”,即是描写蜀地迎春送腊的饮食习俗。宋人章樵认为,七菜是指香葱、韭菜等辛味菜蔬,作为烹制牛羊鸡狗猪等肉食的佐料,以便去除腥膻。

明确记载人日以七菜煮羹的则是《荆楚岁时记》。作者宗懔是南朝梁代人,生长于江陵(今湖北荆州),书中记录荆楚地区岁时风物二十余事。其中正月七日,除了“以七种菜为羹”,还会剪彩、镂金箔为人形饰品,贴于屏风,或戴于发鬓,以合人日之意,称为“人胜”,寓意“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和正月初一鸡日画鸡于门是同样道理。此外还会剪“华胜”(花形饰物)赠送亲友,相约登高赋诗。《老子》云:“众人熙熙……如登春台。”可见春日登高,自古为适,但人日登高始于何时?连宗懔也不知道。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流动,人日登高、剪彩为胜、吃七菜羹等逐渐成为普遍习俗。

唐宋时期,诗人多喜歌咏人日,但人日习俗见于诗中则是中晚唐以后。如韩愈《人日城南登高》:“盘蔬冬春杂,尊酒清浊共。”白居易《会昌六年立春日人日作》:“二日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李商隐《骄儿诗》:“请爷书春胜,春胜宜春日。”温庭筠《菩萨蛮》:“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苏轼《春帖子词·夫人阁四首》其二:“七种共挑人日菜,千枝先剪上元灯。”等等。

如今,“人日”淡出了历史舞台,人日节俗或存留于部分地区,或演变成其他形式,日用而不知,一如既往地传递着人们对健康、幸福、美好生活的深切期待,细细考究,永续长存的文化血脉仍然清晰可见。(崔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人日   时风   会昌   江陵   饼饵   宜春   菜羹   切成   荆州   腥臊   藕丝   立春   韭菜   习俗   月初   崔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