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加梯60台签约、43台开工,徐汇区枫林街道如何成为加梯“优等生”?

老房加装电梯签约60台、新开工43台,2022年枫林街道加装电梯的成果在徐汇区的各个街镇中位居“榜首”。老房加梯,这一被看作是“上下为难”的困局,是如何破解的?枫林街道城建中心主任康胤的体会是:街道搭平台、居委协调配合、居民高度自治,三方合力,才跑入了1+1>2的“快车道”。“今年目标再签约60台以上,竣工50台。”

图说:竣工仪式。枫林街道供图(下同)

这个小区的加梯由不少低层的“中国好邻居”发起

38个已经签约的门洞,近三分之一是一楼、二楼的低层居民发起人。“不过这在宛六已是稀松平常了。”宛南六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嵘捷自然是自豪的。

宛南六村是建于1979年的老公房,所有43个门洞基本都具备安装电梯的条件,小区老年人占了四成以上,居民加梯意愿强烈。然而,采光、噪音、房产价值等的负面影响往往是低层居民内心过不去的“坎”。居民区党组织通过党建引领建立沟通群,每个楼栋组建包括了楼组长、居民党员以及业主代表的“三人小组”,每位居委干部“包干”一部分楼道,助力这项实事的推进。孙嵘捷的体会是,这么多低层住户的主动发起得益于小区良好的自治团队建设与和谐的邻里关系。“小区里有很多住一楼的楼组长,乘电梯对他们来说是没什么‘获得感’的,但因为住了几十年了,大家都是老邻居,也是为了楼上的老年人能够顺利下楼,都主动提出来加梯。”

去年交付的1号楼电梯就是由一楼的“中国好邻居”汪阿姨发起的:“装电梯是件好事,我们楼上也有年纪大的,有时候看他们拎东西上去挺累的,我支持装电梯。”1号楼本身邻里关系就很好,大家平日里经常串门聊天,有什么困难也会尽力帮一把。住在一楼的汪阿姨又是楼组长,有了她的支持,最终整栋楼居民百分百同意签约,居民的“加梯梦”得以顺利圆满实现。

22号楼加梯的牵头人也是住一楼的王建平。老王退休前曾在航空公司工作,加梯工作开始后,他隔三差五到居委了解最新政策,并加入了“加梯三人组”。有邻居不解:一楼居民用不着电梯,为何还那么起劲?王建平不那么认为:“人不能总盯着一己之利,再说人人都会老。”他不仅挨家挨户征询邻居意见,还动手画出了加梯后一楼环境的优化图示。与他同住一楼的另一户邻居一开始觉得这事跟自家“没半毛钱关系”,再加上加梯会影响进出家门,因此“坚决反对”。王建平咨询了居委会、加梯公司后,画了不同版本的草图,主动与这户邻居沟通,挑选对进出影响最小的方案。最终遴选出的方案,不仅让这户居民家门口的活动半径扩充了近3米,调整后的窗户朝向还让他们家变成南北通风。“王老师这么诚心诚意帮忙,楼上邻居加梯的意愿这么迫切,我还有什么理由再反对?”一楼这户居民深受感动,主动要求与王建平一起成为加梯志愿者,这也让楼上还在犹豫的几户居民下定了加梯决心。

房东不愿意?租户出面做通了工作

宛六小区的出租率比较高,要让居住在外的业主点头同意难度不小,28号楼就有这样一例。然而意外的居然是房客做通了房东的工作。当这户人家的租户听说加梯的进程“卡”在了房东那里,他主动站出来:“我来想办法。”租户说,疫情封控期间楼里的邻居们守望相助,非常温馨,缺药、没菜了,都是互不相识的邻居伸出援手,居委干部也尽心尽力服务好大家。“这么好的邻居,如此暖心的氛围,我情愿加点租金,真是舍不得搬走。”疫情期间,“三人小组”又成为信息员、物资配送员、消杀员,继续为居民服务。邻里关系更“亲”了,加梯自然也就不“卡”了。

在宛六,还有个一串香蕉“打通”加梯“梗阻”的故事。15号楼的金阿姨因为身体不好,前些年从4楼置换到1楼居住。现在楼里要装电梯了,金阿姨内心自然是五味杂陈:不同意!后来封控了,买不到水果,长期便秘、需要香蕉疏通肠胃的她苦不堪言。有次在小区排队做核酸时遇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嵘捷,小孙主动询问她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金阿姨随口问了句:“不知道能不能买到香蕉?”那时街上所有的店铺都关着,但孙嵘捷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不久,他看到有水果店开门了,立马买了一串香蕉送到金阿姨家里。“这件小事金阿姨却一直记着。”孙嵘捷说,封控一结束,金阿姨就告诉他:我同意装电梯了。金阿姨说,她的转变就是感念于这一串暖心的香蕉。由此她还成为发起人,楼里几户原本说“不”的居民也是她一户户去做工作的。

“我们宛六的目标是加梯全覆盖,目前还剩5台没有签约,争取尽早完成。”孙嵘捷自信满满。

143页的备忘录浓缩3年的心血

去年10月,东安四村首台加装电梯正式开通并交付,29号楼的居民从此开启了“一键直达”的新生活。

看到29号的邻居“尝鲜”,作为26号楼加梯管理小组成员的许财根老先生也非常激动。2019年底,他第一次看到上海关于加装电梯的新闻后就参与进来,加装电梯的每一个步骤、每一项环节,许老先生都记忆犹新。他将这三年多来的心血都留存记录下来,浓缩成一本143页的备忘录。“里面记载着我们加梯从启动、调研、征询、施工等全过程,包括居委干部、‘三人小组’在小区里宣讲,去其他社区调研,小区的平面图、施工照片、安全施工文件等,十几个部门、居民们的合力付出,都形成资料记载下来了。”

备忘录里有份2019年底市房管局等10个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许老先生参与加装电梯的开始。“当时我看到这个新闻,马上打电话给业委会主任说,我们小区可以试一试。”备忘录不是简单摘抄下文件,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笔记,是许老先生逐字逐句分析材料中的每一句话。就这样,许老先生将加装电梯的政策、补助、流程等都吃得透透的,成为了一名加梯的“准专业人士”。厚厚的备忘录,既包含了居民对加装电梯的期盼,也是各方共同努力的写照。许老先生说:“我深有体会,加装电梯需要街道、居委、业委会、物业等共同推进。”如今,许老先生也如愿以偿,乘上了刚刚安装好的电梯。许老先生的这本备忘录可以合上了,但东安四村的加梯依旧在继续,另外5台电梯已陆续开工中……

“加梯工作,街道从前期征询到后期的工程监督,再到电梯维保,整个流程全过程参与。”康胤告诉记者,街道搭建了服务、沟通的平台,成立加梯专项办公室,在宣传引导、政策解读等方面提供支撑,为加装电梯工作按下“快进键”;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邀请电梯公司联合举办加梯宣传会和征询会,为居民解读政策、惠民条款,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并牵头居民区与共建单位中国银行合作,确保惠民“加梯贷”的资金及时到位。枫林街道在加梯的同时,配合区政府的“三旧变三新”目标,叠加了“美丽楼道”工程,墙面粉刷、管线整理、楼道整体美化等,让居民不仅仅体验上下楼的便利,进一步提升居民、特别是低楼层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民晚报记者袁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枫林   东安   徐汇区   街道   邻里关系   租户   优等生   备忘录   老先生   香蕉   阿姨   电梯   邻居   主动   居民   小区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