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起,多地电动车迎来“5罚+2扣”管理,5种行为罚款,2种车暂扣

您在阅读前请点击上面的“关注”二字,后续会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相关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凡是用电的交通工具,都被视作为绿色环保车型,也是目前公认的发展趋势,而说到用电车型,目前使用度最广,保有量最多的莫过于电动车,无论在哪里的道路,电动车的身影都是最常见的,它凭借轻便快捷、价格实惠等优缺点,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主流交通工具之一。

视频加载中...

电动车虽好,但由于使用的不规范、管理不规范,导致了各类事故频发,为了进一步强化电动车的管理,维护道路的安全性,各地都在出台管理条例,进行预防和降低事故,从2023年3月1号起,《安徽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另外,还有《荆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汉中市电动车管理条例》也会同步实施,而随着条例的实施,多地也对电动车展开严查,小行家总结为“5+2”,5种行为罚款,2种车暂扣,骑车上路要注意了!

5种常见的有隐患用车行为,会被罚款

电动车的隐患问题其实是可控的,多数潜在的隐患问题,都是因为使用不规范所致,而加强对于车主用车的管理,对于常见的隐患用车行为严查,可以很好的预防和降低电动车的事故问题,在3月起,多地严查5种常见的隐患用车行为,车主要注意避免。

第1种:未戴安全头盔直接上路

头盔是唯一守护骑行电动车安全的防护用具,目前在浙江、江苏等率先有管理条例的地方,佩戴头盔率很高,但未有管理条例,明确未戴头盔会处罚的,依旧不少车主骑车上路不戴头盔,3月1日多地实施的电动车管理条例,都明确需要戴头盔,并严查未戴头盔行为,以安徽为例,未戴头盔可处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第2种:未注册登记或悬挂号牌上路

车辆上牌才能上路,已经是现在各地所明确的,安徽就明确,3月1日起,电动车购买之日起15天内,需要完成注册登记,悬挂号牌上路,不符合要求上路,处警告或50元罚款,各地的电动车管理条例都有关于车辆上牌要求,车主注意。

第3种:存在违规载人

电动车可以载人,但不能随意载人,虽然各地载人标准可能不一致,但违规载人,都会面临处罚,在3月起,安徽明确成年人骑电动车可以载1人,汉中、荆州明确,可以载一名16周岁以下的。

第4种:电动车在“禁区”停放或充电

随着锂电池的应用,电动车消防隐患越来越明显,为了预防消防隐患发生,电动车停放也设立了“禁区”,对于电动车进入电梯,在楼道、入户停放充电都是不允许的,另外,也不能阻碍消防通道,对于违规停放和充电,各地将严查处罚,安徽明确对于个人,可处500元罚款,单位最高可处5万元罚款。

第5种:存在道路违规骑行行为

随着3月多地实施电动车条例,各地的城市也行动起来,比如安徽蚌埠就在全市启动电动车治理,对于道路存在占道骑行、闯红灯、逆行等等行为进行严查,违规骑行会面临曝光、罚款等处罚,另外,山东聊城3月起,也对不戴头盔等违章,进行警告、罚款、扣押车辆等处罚。

2种电动车禁止在道路使用,会被扣车

以上提到的5种行为,都是用车上存在的增大隐患的行为,问题出在人身上,但是,还有2种行为,问题都出在车身上,车辆本身就是隐患,是不允许上路,违规上路会被暂扣,车主要重点关注。

第1种:骑行存在改装、加装、拼装车辆

许多车主为了增加车辆的实用性,就会对车辆进行改动,尤其是加装、改装最为常见,比如增加遮阳伞、雨棚、后视镜,改变车辆时速、脚蹬等等,改装后的车辆,都超出了新国标参数,安全隐患更大,是明文禁止的,安徽就明确,驾驶此类车辆上路,可罚款200元,并暂扣车辆。

第2种:未备案或号牌失效的非标电动车

非标电动车是指时速、动力、尺寸、重量等方面,没有达到新国标参数的车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对于新购的非标车,不能买,以安徽为例,已经暂停非标车的号牌发放,而对于号牌失效的非标电动车不能用,以湖南长沙为例,号牌在3月1日失效,不能继续上路,非标车违规用,会面临暂扣车辆的处罚。

小行家总结

3月多地的电动车管理条例实施,也拉开了多地的电动车规范、严查,总的来说,一边是严厉打击存在隐患的上路行为,比如未戴头盔、未上牌、违规载人、违规停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等,一边是杜绝高隐患车辆上路,比如非标车、加装改装车,通过双管齐下的治理方式,更好的保障用车安全,更好的营造安全的出行环境。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电动车   非标   号牌   安徽   不允许   行家   头盔   车主   管理条例   隐患   条例   事故   车辆   道路   常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