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3岁女孩呕吐发烧,哥哥被传染诱发心肌炎!近期高发,中疾控最新提醒

最近

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

这两天

相关词条一直挂在热搜上



最近接诊20%是诺如病毒感染

比去年12月多了三成


最近,你家里的小朋友有没有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如果有,很可能就是诺如病毒找上门了!


据浙大儿院感染科主任黄丽素副主任医师介绍,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10月至次年3月天气忽冷忽热,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


往年冬天有很多孩子来看诊,今年可能因为受到新冠影响,高峰后移,在最近出现。“门诊来看诊的孩子中,有20%的是诺如病毒感染,比去年12月多30%。”黄丽素说。


其实家长们不用担心,诺如病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会在感染后的3天内自行恢复。


黄丽素提到,很多小朋友家长看到孩子夜里突然呕吐会很担心,一直给孩子补液,导致孩子喝了水后马上再吐。“小孩吐的次数多了,非常容易脱水。”黄丽素说,孩子夜间呕吐两三次是正常的。


如果小朋友精神还可以,可以将他的嘴巴打湿,再观察一下,不要太着急补液。如果孩子在呕吐之外,还出现高热、嗜睡、抽搐、大便带血症状,一定要尽早来医院就诊。


妹妹生病哥哥被传染

诱发急性心肌炎


杭州市儿童医院也接诊了不少诺如病毒患者,杭州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汤卫红主任医师上周五(2月10号)上午就接诊了4-5个因诺如病毒来看诊的病人。


“一个3岁多的小女孩,从老家回来上学,出现了呕吐症状。还伴有38摄氏度低烧,精神状态也不太好。”汤卫红说,“后来做了大便检查,确定是诺如病毒感染。”


汤卫红表示,婴幼儿、老年人这些免疫力较弱的人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感染之后出现的症状多为呕吐、腹泻、偶伴低烧。


没过几天,小女孩的哥哥又来汤卫红这里看诊。7岁的小男孩出现了和妹妹一样的症状,甚至还出现胸闷、气急,做了检查后发现小男孩竟然心肌酶指标偏高,是急性心肌炎。好在不严重,通过休息、营养心肌就能很快恢复。


少数患者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出现心肌炎,这个小男孩是从他妹妹那里感染的。”汤卫红说。


诺如病毒具有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主要通过患者的呕吐物或者排泄物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进行传播,因此极易在社区、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引起爆发、流行。



近期

多地疾控部门发布提醒

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

主要发生在

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

开学季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


什么是诺如病毒?

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权威科普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胃肠炎全年均可发生,一般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


诺如病毒具有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相对封闭环境引起胃肠炎暴发。诺如病毒为RNA病毒,极容易发生变异,每隔几年就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引起全球或区域性暴发流行。


诺如病毒胃肠炎有哪些主要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至72小时,通常为24至48小时。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诺如病毒如何传播?


病例和隐性感染者为诺如病毒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


诺如病毒胃肠炎如何治疗?


诺如病毒胃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多数患者发病后症状轻,无需治疗,休息2至3天即可康复,可口服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呕吐和腹泻消耗的水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如因频繁呕吐或腹泻,出现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时,应及时治疗。


个人和家庭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托幼机构和学校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新民晚报(xmwb1929)综合都市快报、央视新闻、中国疾控动态

编辑:施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托幼   胃肠炎   心肌炎   粪便   病例   症状   患者   哥哥   近期   病毒   孩子   机构   环境   女孩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