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八廓街:天堂西藏,凡尘八廓街

八廓街是拉萨最热闹的地方,这里宗教氛围浓厚,又不乏商业和世俗气息;虔诚的佛教徒在这里转经、煨桑、磕长头,以其藏传佛教的独特文化魅力吸引了国内外形形色色的旅行者。

关于八廓街的形成,据说是大昭寺建成时,西藏的第一批佛教徒开始围绕着大昭寺转经朝圣,至今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它周长仅850米,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的多边形街道环,而这条街四周又辐射出街巷35个,就如一个以大昭寺为中心的网状空间。

在八廓街建筑上向远处望去

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

拉萨,藏语意思是“神居住的地方”,本地的老人们说的拉萨,指的就是大昭寺,大昭寺是佛祖释伽牟尼的坛城。

说起八廓街,就不得不先说说大昭寺。据传,藏王**干布迎娶的尼泊尔尺尊公主带来一尊释伽牟尼八岁等身佛像,她到了拉萨,一直想建一座神庙来供奉释伽牟尼佛像,不过,因土地积水,选址不佳一直没成功。

后来**公主嫁入吐蕃,和**干布结为夫妇。赤尊公主听说**公主精通阴阳五行,擅长地形勘察,便派了一位侍女,请**公主帮忙勘测建庙地址。**公主经过仔细测算,认为拉萨的地形形状像一个仰卧的罗刹魔女,现在大昭寺所在的位置是一片水塘,也是魔女的心脏,需要填平湖水堵塞其血脉,在上面建寺镇住魔女才能保证吐蕃繁荣,佛法兴盛。

于是**干布调动一切人力物力,用山羊、牦牛等驮土填湖,在上面建成了寺庙,这寺庙,就是大昭寺。而小昭寺所在地方为龙宫所在处,也需要建寺镇住龙魔,大昭寺、小昭寺在同一天开工,也在同一天建成。大昭寺供奉的是释伽牟尼八岁等身像,而小昭寺供奉着**公主从大唐带来的释伽牟尼十二岁等身像。

现在的大昭寺,供奉的是释伽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小昭寺里是释伽牟尼八岁的等身像。这和刚建寺时正好相反。什么时候调换的呢?据历史记载,**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在位的时候,有谣言传说唐朝皇帝派了一支军队,想要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像夺回去。吐蕃的王臣为了不失去佛像,便把**公主带来的佛像转移到大昭寺里,藏在南门的夹墙里,把赤尊公主带来的佛像搬到了小昭寺主神殿供奉。当然,后来唐朝军队没有来。过了六十年,金城公主进藏和亲,和藏王赤德祖赞结为夫妇。她到了拉萨之后,想朝拜文城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经过打探,这才把佛像从大昭寺的夹墙里请出来,于是她摆出盛大的供养,举行了隆重的法事,将佛像供在了大昭寺的主神殿。

大昭寺建筑面积251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主殿高三层,又有四面角楼和四方金顶。另外,建筑上有祥麟法轮和宝幢等有深厚含义的宗教装饰物,寺内有精美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壁画。

后来经过政治斗争、战乱、外敌入侵,大昭寺一直屹立不倒。大昭寺从建成的那天起,藏传佛教徒就开始围绕着大昭寺转经朝圣。由此形成了八廓街。

清晨八廓街转经的人们

古迹散落的环形街道

和世界上大多数街道不同,八廓街是环形的。街道的里侧是吐蕃时期的建筑大昭寺,外侧的建筑是多是民居,朝街的一面为商铺,并辐射出多个进出口。这些进出口又延展出四周小街巷。

八廓西街就在大昭寺前门,现在已经建成了大昭寺广场。冬天阳光温暖的日子,广场上挤满了晒太阳的人,拉萨冬日的阳光总是给人以力量。疫情之前,很多虔诚的佛教徒都在大昭寺前门的空地上磕长头。前门北侧还有一块唐蕃会盟碑,高四五米,用一个龟形的基座支撑着。这碑上的文字是公元823年唐朝和吐蕃决定永不再发动战争、立约和好的见证。虽然经过千年的风吹雨打、冰雪日晒、战争破坏,现在依旧完好无损。因之前唐蕃和亲,有舅甥关系,这块碑又叫舅甥同盟碑。

沿着西街往南走,就到了八廓南街,这条街上有一个尼泊尔人开的商店,叫夏帽嘎布,主要卖铜铸佛像。夏帽嘎布的意思是“白帽子”。这家店的老板一直在西藏做生意,已经取得了西藏的“绿卡”。夏帽嘎布旁边,是朗子厦陈列馆,这里曾经是拉萨市政厅,也是关押犯人的牢狱。现在这里成了一座爱国主义教育的陈列馆,里面展示了农奴时期的监狱和酷刑。

朗子厦陈列馆的斜对面,是一座三层建筑,建筑门口立着一块碑,上面刻着冲赛康,“冲赛康”是藏文音译,意为“观市楼”。“冲”是“市场”,“赛”是“观赏”,“康”是“店铺”。这里也是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1727年,雍正皇帝决定设置驻藏大臣,代表朝廷督办西藏事务,驻藏大臣就在这里办公。据说那些驻藏大臣们经常站在顶楼观察市场上的贸易情况。冲赛康也由此得名。

八廓街共有五根经幡柱,其代表的纪念意义都不相同。在八廓东街和南街的拐角处的这根经幡柱,是为了纪念1409年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创办的传召大法会竖立的。经幡柱里还装着宗喀巴大师跋山涉水、走遍西藏的藤杖。经幡柱斜对面的墙上,曾刻着顿苏拉姆女神像。传说顿苏拉姆是拉萨和大昭寺的护法神班丹拉姆的二女儿,小时候游手好闲,到处游荡,在这个地方乞讨度日。现在这面墙上还有其他神佛的浮雕,浮雕前面有一个煨桑炉,转经煨桑的人经过这里,会往里面撒糌粑,清水,表示对顿苏拉姆的施舍。

八廓街周边的小巷子深处有不知名的小寺庙,也有颇具现代化风格的古建大院,那是之前西藏贵族的院落。西藏第一巨商邦达家族的府邸就座落在八廓南街鲁固一巷里。这个民国时期在藏东芒康走出来的家族,先后出任过西藏地方政府的商官,因与上层关系密切,获得了贵族头衔,拥有出口羊毛、牛绒的专营权,借着茶马古道的便利,仅仅十年间就成为西藏第一富豪,在印度、内地和西藏都有分号。邦达仓的建筑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采用细木条屋顶、阿嘎土地板的同时,也使用了印度进口的钢筋门窗和水泥大梁,这在20世纪40年代的西藏算是一个比较时尚的建筑设计。

出了邦达仓大院,往西走,可以看到一棵古柳,这柳树直径一米多,枝繁叶茂,据传是当年**公主所栽种。柳树底下放着一排座椅,夏日阳光暴晒着大地,转经的老人和游客经常坐在树下休息。

再往前走,就是八廓西街。这样,我们就绕着八廓街走了一圈。

黄昏的八廓街

热气腾腾的生活

煨桑是藏族一种祭天地诸神的仪式,这仪式来自吐蕃王朝建立之前的苯教,传说当时藏族男子在出征或狩猎归来时,老年人、妇女儿童等聚在郊野,燃起一堆柏枝和香草,不断向出征者身上洒水,用烟和水驱除各种污秽之气。后来这仪式被藏传佛教吸收,成为藏民族最普遍的一种宗教祈愿礼俗。其具体做法是对着燃烧松柏枝后焚起的霭蔼烟雾念煨桑经,为众生祈福,为自己许愿。八廓街上有五个煨桑炉,每当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很多人就带着松柏枝走上八廓街头,煨桑转经,祈愿世界和平,人生美满。

平日的八廓街,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每当藏历初一十五或者宗教节日,这里人群摩肩接踵,一步一趋;街上更是桑烟弥漫,雾霭迷蒙。

而八廓街上更为常见的另一种宗教仪式是磕长头,这也是藏传佛教的虔诚的礼佛方式之一。磕头的人五体投地,口中念着经,心中想着佛,做最至诚的跪拜。他们有的人在大昭寺前面的空地上磕头,有的围着八廓街磕头。萨嘎达瓦节的时候有更多的人在八廓街磕长头,那时地上全都趴满了虔诚的磕长头的人。

藏历新年、燃灯节,八廓街俨然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些节日里,几乎所有的人都走上街头,到大昭寺朝拜;点酥油灯祈福。这时的八廓街更显得古老、神秘,给人一种神圣的气息。

吉祥天女节,每年的藏历十月十五在八廓街举行。据说以前在这一天,寺里的僧人要背着大昭寺的吉祥天女青蛙脸神像围着八廓街转一圈。而后面跟着成群结队的妇女,她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手捧藏香,边唱神歌边行进。据传,吉祥天女原先是印度一位国王的妃子,有一次外敌入侵,所有男人都战死了,王妃在血泊中站起,举起宝刀和弓箭,骑着一匹骡子,冲锋陷阵,率领所有妇女与敌人拼杀,最终死在敌人倒下,她也成了印度教和婆罗门教的愤怒之神、战争之神和复仇之神。公元七世纪,藏王**干布兴建大昭寺,专门把吉祥天女请到拉萨,让她担任大昭寺的护法神。后来吉祥天女被世俗化了,成为妇女们崇拜的偶像,她们认为供奉吉祥天女,就会越长越漂亮,生活幸福美满。

另外,八廓街还被藏族人称为“菩提道”,是拉萨三大转经道之一。其他两条转经道是林廓和囊廓,分别为“外圈”和“内圈”。“八廓”藏语意为“中圈”,也是转经人数最多的一条转经道。它不但是拉萨宗教氛围最浓厚的地方,还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拉萨古城的建筑风貌和居住方式。

煨桑的人

每一年,都有无数向往西藏的旅行者来到八廓街,他们跟着佛教徒一起转经,邂逅有缘的朋友,在茶馆里喝甜茶、吃藏餐,谈论西藏的美景和人生的得失。然后在八廓街游览、购物,看别人也被别人看,拍下一幅幅写真,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白天的八廓街是喧嚣的,形形色色的人都在这里留下足迹。青石板的路被踩得光滑锃亮,阳光晒上去,更平添了一抹亮色。摇着转经筒的老奶奶嘴里念着经文,慢悠悠地走着;带着放生羊的老爷爷形销骨立,眼眶深陷,放生羊在他的身后咩咩地叫着;失去一条腿的残疾人沿着八廓街三步一跪磕长头,引来不少人的施舍,他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

在八廓街街头,当你对别人微笑时,每个人都带着善意向你微笑。当你迷路时,善良热情的当地人对给你耐心地指路。陌生人也会为你祝福,对你说一句“扎西德勒”。

黄昏在小巷子里行走,厚石垒起来的不高的建筑,涂上本地特色的白石灰,看着能让人安静下来,那是一种静穆的力量。偶尔碰到抱着成束格桑花的路人,微笑着,慢悠悠地往八廓街走,她是要去给佛献花。在巷子口卖本地小土豆和干奶酪的本地人,坐在那里愣着神,并不急于马上出售自己的东西。巷子里那些小吃摊,都是拉萨人自己炸的土豆条和自己拌的凉粉,好吃不贵。空地上踢足球的小孩子,满心的快乐。

当夜幕降临,八廓街就完全沉静了下来,就如尘埃落定。夜色如水,夜的八廓街实在太美、太静也太怡人了。行走其中,就像醉了酒,整个人都会沉醉在昏黄的路灯下,沉醉在古香古色的藏式建筑中。

夜幕下的大昭寺

当圆月挂上天空,店家关门收摊,结束一天疲劳的工作时,巷子深处的小酒馆喧闹起来。几个年轻人在里面喝酒聊天,过着惬意的夜生活。进入深夜,这座城市静谧起来,又是另一番景色。它很快会迎来新的黎明。

注:本文首发于《城市地理》2021年第4期,和刊载文略有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拉萨   西藏   松赞干布   大昭寺   吐蕃   西街   佛教徒   佛像   凡尘   公主   天堂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