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课本去旅行-打卡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

说到圆明园,我们首先想到是十二铜首,想到了英法联军,想到残垣断壁,可圆明园现在是什么样的?圆明园的过去是怎样的辉煌,为什么圆明园称为万园之园?圆明园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和在读五年的大儿子一起来到了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一起感受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兔首

圆明园遗址公园比想象中的要大的很多,园中很多展览、文物、断壁都在诉说着圆明园的曾经的辉煌,也让我们感受很多。

圆明园遗址公园游览图

为什么要修建圆明园以及圆明园的来历

圆明园的历史要从300多年前说起。1644年来自白山黑水间的满人入住北京,大清帝国就此开始。统治者很快就发现紫禁城虽然雄伟壮丽,但并不适合居住,尤其是夏天酷热干燥的皇宫像一个火炉,习惯于寒冷生活的皇帝很不舒服。于是发现在紫禁城西北20多公里,有一处凉爽宜人的地方,泉水遍布称为海淀。康熙29年,在这里建成了第一座离宫畅春园。康熙48年,皇帝将畅春园附近的一处园林送给皇四子,胤禛并亲笔赐名圆明园。

雍正皇帝是如何设计建造圆明园的

1722年,皇四子胤祯登基,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继位后就开始大规模兴建圆明园,圆明园的设计思路主要有两个,一是模仿南方迷人的自然风景,二是再现古典诗歌和绘画中的意境。1725年,雍正搬进圆明园。这里成为大清真正的权力中心。

圆明园山起西北,水流东南,与中国的地势完全契合,西部的紫碧山房是昆仑山的象征。东部的蓬岛瑶台意味着东海,皇帝处理朝政和皇室居住的地方,则是圆明园的心脏。在心脏周边3000多亩的土地上分布着各式各样的楼阁宫殿。与庞大而封闭的紫禁城相比,圆明园更为自由开阔,其中的每一处空间都是设计的杰作和建筑的精品,人间和仙境的优雅都汇集于圆明园。圆明园被设计成大清帝国的微缩版本,充满了政治象征,同时它是自然风韵和艺术上的完美融合的典范,是中国建筑和园林艺术的光辉总结。

经历乾隆皇帝的扩建,使圆明园达到了空前辉煌

雍正之后乾隆即位,圆明园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扩建,这处宛如仙境的景观,其设计来自于古代神话,乾隆将传说中的东海龙宫移植到了圆明园。为了感激祖先的恩赐,乾隆修建了一座皇家祖祠,这是圆明园规模最大的建筑。 乾隆皇帝以法国凡尔赛宫为基础,在传教士的支持下,在圆明园中建起了一座欧洲风格的花园。称为西洋楼。

从康熙开始历经三朝整整一个世纪的修建,圆明园拥有100多处景观,1000座宫殿占地5200亩,乾隆时期清帝国拥有世界1/3的人口,粮食产量和工业产值,也占到了世界的1/3。空前富足的年代造就了空前辉煌的圆明园。

乾隆初期的圆明园

灾难的降临

乾隆之后,清帝国逐渐走向衰落,厄运最终降临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先被洗劫后遭焚烧,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遭到彻底毁灭。在随后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圆明园逐渐沦为废墟。

如今的圆明园

如今的圆明园只剩下了部分地基和大致的轮廓,我们只能通过展览,复原建筑,影像资料来感受昔日的圆明园的辉煌,感悟圆明园博大精深的历史和文化。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成为是一个民族的胎记,也是是耻辱的象征。

圆明园西洋楼遗址

感悟

正如课文所讲述的一样,通过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旅者肆意践踏后的情景,感受到了对祖国灿烂文化,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

站在国家层面,国是最大家,国弱被人欺,没有国,人民哪有尊严;站在家庭层面,家是最小国,家庭成员应和睦相处,居安思危,共同发展,家和万事兴;站在个人层面,就是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在为家为国做贡献。众多个小目标汇聚成一个大目标,我们的家庭会更好,我们国家会更繁荣,我们才会感受到作为华夏子孙的骄傲与自豪!

#圆明园##北京旅游##五年级语文##北京头条##保定头条##天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圆明园   英法   遗址   北京   紫禁城   雍正   乾隆   西洋   帝国   课本   辉煌   公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