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南海丹灶为啥这么火?

特约评论员|龙建刚

兔年开局的佛山颇有动如脱兔的态势,南海丹灶也许是最好的注脚。这个位于南海西部的小镇面积不大,但影响力越来越大、知名度越来越高。

2月10日,在南海丹灶举行的仙湖科技大会,因有30多位院士参加而不同凡响、全国关注。佛山不缺大会,但这么多院士来到一个小镇开会,不仅是佛山历史上第一次,就是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这次到丹灶参加仙湖科技大会的30多位院士都是中国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最顶尖的专家,是妥妥的“国家队”。他们之所以聚集南海丹灶这个小镇,绝不是因为南海有钱,而是因为南海丹灶正在做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那就是为中国氢能产业冲锋陷阵,而且挺在了最前列。

丹灶正在为中国氢能产业冲锋陷阵。图为位于南海丹灶的仙湖氢谷。通讯员供图

全世界都公认氢能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开展氢能源研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将氢能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但很多人想不到,南海能成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业界有这么一句话:中国氢能看广东,广东氢能看南海。南海氢能产业的主战场就在丹灶,这个小镇是目前中国氢能产业链最先进、最齐全的地方之一。

南海丹灶是康有为的家乡,康有为在近代领导了戊戌变法。丹灶现在正在进行一场新能源的重大革新,这场革新一旦成功,我们在能源竞争格局里就能多一份自信和从容。可以说,南海、丹灶所做的事情,是在为中国新能源“打天下”。

这就是这么多院士史无前例聚集佛山、聚集南海一个小镇的原因,他们既是开一个科技大会,也是为南海、为丹灶站台打气的。院士是中国的科技精英,也是国家的“最强大脑”,他们之所以钟情南海、偏爱丹灶,那是因为南海丹灶深刻演绎了两个字“有为”。丹灶的每一个公务员都有一本笔记本,扉页上印有两行醒目的大字:乐做丹灶事 争当有为人。丹灶人是这样写的,更是这样做的。

丹灶的氢能产业起步于13年前,这期间南海也好、丹灶也好,领导班子成员变化很大,但做大做强氢能产业的雄心和气魄从来没有改变。从张应统到陆文勇再到何敏仪,我接触到的三任丹灶镇委书记,一谈起氢能产业,脸上都荡漾着同样的激情、眼里都放射出同样的光芒。什么叫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丹灶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今天的丹灶已经有23个院士项目,这些尖端项目之所以落户丹灶,既是因为丹灶的有为,更是因为丹灶的诚意。一叶知秋,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2022年春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仙湖实验室理事长兼主任张清杰邀请7位院士来丹灶过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光是其中之一。得知陈光院士是金属材料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正好可以解决丹灶五金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材料产业存在的一些难点和痛点。陈光院士正月初七回到南京,正月初九丹灶人就追到了南京,带队的就是时任丹灶镇长何敏仪。

这个现代版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感动了陈光院士,他决定再次南下丹灶考察,并最终做出决定——在丹灶建设三个基地:一个专注特种金属材料产品技术的研发、一个面向丹灶本土企业进行技术输出、一个专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一个有情有义有平台的丹灶,终于让陈光院士“不辞长作岭南人”。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有一个被广泛传播的观点,他说南海的希望在于能够成为一个吸引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年轻人投奔的地方,我认为丹灶很有可能为南海做出一个样板。

当30多位院士聚集一个小镇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百花盛开的春天。这样的丹灶,谁不喜欢?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知名新闻评论员)

【作者】 龙建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南海   中国科学院   冲锋陷阵   佛山   评论员   南京   广东   新能源   院士   中国   小镇   大会   产业   国家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