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抽水8小时帮游客捞手机,是否值得

近日,游客刘女士在湖北咸宁一景区游玩时,不慎将手机掉进峡谷,景区抽水8小时成功将手机打捞出来。手机被找回,景区也没有怨言,这本是一件双方皆大欢喜的事,然而,该报道一经发出,随即引来全网热议。

▲事件数据量趋势图

2月3日18时起,该事件热度呈明显上升趋势,“景区抽水8小时帮游客找手机”“当事人回应景区帮其捞手机”等话题进入微博热搜高位。4日16时左右,该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声量达到峰值,随后热度有所下降,但一直保持较高的话题讨论度。截至8日16时,相关话题的网络信息量为3702.5万。

▲部分网友评论

部分网友质疑当事游客有特殊身份,不然景区怎会如此不惜代价帮她找手机。此外,也有网友质疑此举是人力和资源浪费。面对网友不满和质疑的声音,景区负责人回应称,值与不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让游客满意就值得,只有服务至上才能走得更好。

近年来,舆论场中对于公共资源的讨论越发频繁。在“非必要不占用公共资源”的共识下,因为一己私欲扰乱公众共享的空间秩序,造成公共资源消耗和浪费的情况时有发生,引发了不少讨论和质疑。诸如失恋后惊动警察、共享单车无序停放、请消防员帮忙下水道捡钥匙,“驴友”在未开放景区遇险、市民擅自进入“网红”野景点后失联等,惊动数个部门、多方力量开展救援,甚至还有救援人员因此付出生命代价。

景区帮游客捞手机,此事不能简单用钱衡量是否值得。光明日报评论文章指出,衡量是否值得的标准显然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看。8小时的打捞并未导致其他人无法游览景区,也并未造成社会整体利益的损失,反而如管理员所说的,景区位于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地,手机浸泡可能导致水源污染,打捞手机也消除了环境污染的隐患,将对公共资源的负面影响降低。

一部手机承载着景区服务意识与公共责任的延伸,也是维护游客消费利益的具体体现。于景区而言,如何构建更高效、规范的应急处置机制,在及时纾解游客所遇难题的同时不给景区造成负面影响,是诸多景区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时下,随着旅游市场进入后疫情时代,旅游业迎来复苏,对各大景区来说也是求生存发展的关键时机,乐见“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成为更多景区的选择。

(分析师 桂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景区   光明日报   野景   游客   小时   手机   利益   话题   事件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