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被传“倒闭”,传统大卖场真的行至末路了吗?

“家乐福货架都没货了?”“家乐福的购物卡不能用,也不能退!”近日,在社交平台上,来自北京、长沙、昆明等地网友的类似吐槽在持续发酵。尽管官方已经发声澄清,但是未能改变昔日“零售王者”渐显颓势的事实。

1995年,家乐福在中国开出第一家门店,自创的“大卖场”模式网罗了大批顾客。2019年,家乐福中国易主苏宁国际。随后,在上海试水中国仓储会员首店受重挫。几度浮沉,家乐福未来发展将走向何处?

缺货、购物卡使用受限风波起

家乐福因超市缺货、购物卡消费受限引发民众热议,坊间甚至传言家乐福或“即将倒闭”。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实地探访了广州家乐福超市康王路店。超市位于荔湾区新光城市广场,原本广场的负二层如今已经变成了苏宁易购。扶梯口摆放着明显标识指向超市目前所在位置。超市内人流量不大,货架上摆放的商品充足。但是不少顾客在结账想要使用购物卡时,却被告知“福气心选”产品不支持这类结算方式。

“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我们也不清楚什么时候能解决。”一名店员向记者透露。何谓“福气心选”产品?店内多名员工也无法给出准确定义。记者发现,超市内乳品、生鲜、零食、日化部分商品被贴上“福气心选”标签,标签中小字标注“购物卡系统升级中,暂不支持购物卡结算,其他结算方式正常购买。”

很多手上持家乐福会员卡的消费者感到十分紧张,急切地希望将卡中余额用完。“家乐福购物卡受限”相关话题更是登上微博热搜。

目前,家乐福中国为苏宁所有。对于“购物卡被限制消费”的问题,苏宁以及家乐福方面则回应表示,此前,因疫情原因影响,部分城市战略调整,引发一些城市的退出谣言,再加上不法“黄牛”的推波助澜,导致购物卡挤兑,公司采取了对购物卡可购买商品的临时限购措施。因挤兑导致抢购造成的供应链压力,需要一个缓冲调整的窗口期。

上一次家乐福被公众关注,是2021年在上海试水中国仓储会员首店期间。家乐福在微博称竞争对手向供货商施压,使后者在其仓储会员首店开张当天买空相关商品,以致会员消费者无从下手。这一场商超“二选一”的闹剧,恰恰反映了行业中激烈的竞争。

没落的“零售王者”

在近期的春季部署会中,家乐福明确了“近场零售服务商”定位,将提供线上线下融合、购物和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家庭场景解决方案”。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门店会尽快重装升级,北京、上海是家乐福核心战略市场,家乐福“社区品质生活中心2.0”的新模型店也会最先在北京和上海落地。

在中国零售商超行业中,家乐福算是一个“元老级”的品牌,发展到今日这种境况,转型变革已迫在眉睫。

1995年,家乐福在北京开出国内首店。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的大卖场模式,对于彼时的消费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开出首店后,家乐福如鱼得水,发展迅速。短短几年里,就先后落地中国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2010年,家乐福的发展到达巅峰时期,在国内有210家大型综合超市以及24家便利店,覆盖全国22个省份及51个中大型城市。

2015年,由于成本上涨、网购冲击和商品需求放缓等原因,零售行业整体面临倒闭潮,家乐福也未能独善其身。

相关数据显示,家乐福中国已连续多年亏损。2019年6月,苏宁易购宣布以48亿元的价格收购家乐福中国业务80%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据当时的公告,2017年和2018年,家乐福中国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0.99亿元和5.78亿元。

家乐福易主苏宁曾一度被行业看好。苏宁起初也雄心勃勃地对家乐福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这并未能改变家乐福的发展颓势,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家乐福中国的净亏损分别为3.04亿元、7.95亿元、33.37亿元和4.71亿元。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家乐福采用“前台费用、中台费用、后台费用”的盈利模式,而不是以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为中心。这种经营导向的运营模式,让家乐福在十年前非常火爆,但在今天,整个家乐福品牌已经没落。

大卖场“不吃香”了?

家乐福走向下坡路实际上有迹可循。随着仓储会员店、社区团购、生鲜超市等新零售业态不断涌现,传统的大卖场日渐式微,多家老牌商超陷入“关店潮”。

曾经流行的大卖场模式,如今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消费习惯。如今看来,大卖场模式面临着高成本和低效率的桎梏,从上市公司公布的业绩来看,永辉超市、人人乐、步步高和苏宁易购等企业业绩预告均为亏损。

在过去消费者普遍追求性价比的时代,大卖场模式备受欢迎。然而,如今消费新生代已经崛起,这个群体更注重产品的品质和个性化,对传统商超原有的供应链提出挑战,仓储会员店也应势开始崛起。

近年来,国内多家传统商超进行会员店转型。2019年,仓储超市鼻祖Costco进入中国,搅动了市场。同时,在传统超市行业渐露疲态的背景下,商超竞相发力仓储会员超市这个新增长点。家乐福、盒马、麦德龙、北京华联等零售企业也纷纷开设或宣布开设门店,让这一零售业态变得热闹起来。

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城镇化率提高、城市外围商业圈发展,是仓储会员店业态在美国兴起的三大关键驱动因素。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市场环境逐渐踩中这三点,仓储会员制发展迎来了一波风口,新玩家纷纷跑步入场。

会员店转型被视为拯救传统商超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大船要掉头未必能像想象中顺利。家乐福在2021年曾表示,计划在3年内将200家大卖场中的100家全面升级改造为付费会员制的会员店。但该计划进展缓慢,目前仅在上海开出两家会员店。

你觉得传统大卖场会消失吗? 会 不会 提交

【记者】黄晓韵

【绘图】杨佳

【作者】 黄晓韵;杨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家乐福   传统   末路   北京   中国   消费者   超市   模式   会员   城市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