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家民宿仅超半数持证,民宿业如何高质量发展丨河源两会关注

“河源民宿从原来的零星几家,发展到300多家。其中已登记发证170多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每年接待旅客将近40万人次,每年综合总收入超亿元!”河源市人大代表、市民宿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黄汉忠告诉记者,“河源民宿已经发展成为河源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依托绝佳的生态、旅游、乡村、人文、区位等优势,近年来河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河源民宿产业起步晚、底子薄、扶持力度不够、发展后劲不足的弱项也逐渐暴露。”

据黄汉忠介绍,河源300多家民宿仅超半数持证,根本原因就是登记了没什么“好处”,还多了几个主管部门,因此很多群众在观望。有的县区虽然出台了相关促进指导意见,但是因资金原因,迟迟无法落地。

民宿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黄汉忠建议,旅游和民宿发展较好的乡镇成立旅游民宿服务中心,乡镇工作人员应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引导和助推乡镇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乡镇旅游民宿服务中心可以为游客和民宿投资提供咨询、宣传、投诉、招商、办证、用工、政策普及、评优评选等服务。既能提升营商环境,又能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旅游民宿发展。

在万绿客家驿站民宿,能感受到万绿湖边吹来的阵阵清风。

用地审批难也是发展民宿业的一大痛点。黄汉忠建议,简化和放宽乡村农文旅项目的用地审批手续,增加乡村露营地和农旅配套设施临时用地的许可。大力支持乡村盘活闲置土地和留用地,用于乡村旅游民宿发展,如乡村泥砖老屋“三清三拆”后的闲置土地,乡村征收补偿的回迁地和生产生活用地,废旧学校、矿山、工厂,废弃的政府部门用地和军工用地等。村集体可以乡村土地资源入股,引入外来资金和成熟管理运营团队,建设乡村旅游民宿项目,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这样村民有工资,集体有分红,企业有收益,国家有税收!”黄汉忠说。

【全媒体记者】余佩 张浩森

【作者】 余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河源   河源市   两会   乡镇   乡村   服务中心   集体   土地   资金   建议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