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后的尾声:稿费上交儿子又反悔追讨,谈谈鲁迅二三事(四)

鲁迅先生于1936年10月因病去世,活着的时候便交代了自己对于身后事的要求:

第一是不要因丧事收别人一文钱,但老朋友可以例外。第二是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他去世以后,留下的东西中最贵的可能是他著作的版税。鲁迅曾经从上海的书店里结回过2万大洋的版税(当然是好几年的)。在上海,鲁迅稿费创下民国最高。有时候千字100大洋的,有时候千字90。考虑到报纸审查制度,因鲁迅经常痛骂政府,有些太过激烈的报社就没登。但鲁迅先生规定,登不登都得给钱。

继承时有一个问题,按照法律,鲁迅与朱安从未离过婚。而跟许广平,却是没有证据证明真正结过婚的。民国时代自然无所谓,大家都那么开放,同居也正常。但是法律上不一样,法律上朱安有权继承鲁迅先生所有东西,包括鲁迅先生的版税。

朱安和许广平说:你去出版鲁讯先生的东西,我不识字也不懂,所以你来干。你是鲁迅先生的爱人,我是他老婆,这是不一样的。朱安对许广平和周海婴确实特别好。周海婴出生时,朱安得到消息十分幸福,因为她觉得周海婴也是自己的儿子,说终于有人给我养老送终。当然这其实她的梦想,最终也没人给她养老送终。朱安最后去世前还在哭着说,我最终的遗憾就没见过海婴一面。说回来,许广平答应未来的这个版税归她,她按月寄钱给朱安和鲁老太太。

但之后正好又赶上抗战,鲁迅刚去世没多久就七七事变,紧接着上海打起来了。战乱年代收入当然减少很多。等到期间鲁老太太去世,朱安一分钱收入也无了。因为革命,许广平不知跑哪去了,周作人死了妈也不来管名义上的大嫂。后来周作人还劝朱安卖几本鲁迅的藏书生活。开始朱安没答应,等后来吃糠咽菜实在不行,就登报某年某月某日,于何地卖鲁迅的藏书。那时候藏书跟今天不一样,都是盖过章签过字的。

结果之前找不着人的许广平知道了,马上派了鲁迅的学生去北平。学生极力的劝说不能卖鲁迅的遗产,说那是中华民族的遗产,朱安没有权利卖他的东西。最后把朱安说怒了。朱安说了一句话:我也是鲁迅先生的遗产。鲁迅先生的遗产包括我呀,我是鲁迅先生的遗孀啊。你们怎么天天就关心鲁迅的那些藏书,没人关心我。最终书也没有卖,甚至一直到抗战之后都没有收入。中间确实有很多出版商来找朱安要鲁迅手稿,但她一律都没答应。

所以朱安日子也过的孤单而凄惨。中间朱安还写过信说很欢迎许广平和海婴来北平,大家住一起,爱吃什么我来准备等等。信当然没有任何回音。最后独自死去的朱安本来想能够南下和鲁迅埋在一起,没成;说和鲁老太太埋在一起也可以,也没成。最后埋在西直门外现在已经是地铁车站的地方。


版税的事还没说完,建国后,新中国百废待兴,各项建设都需要钱。许广平也就把鲁迅著作的出版权、书籍、手稿及其他遗物捐赠给国家有关部门,参与新中国的建设。出版社得到中央指示是,将出版的款项以“鲁迅稿酬”的名义在银行立户存储,以备许广平和周海婴需时支取。到1957年,稿酬达到30多万元。许广平与周海婴写信给出版社,继续表达了将稿酬赠与国家的愿望,不过同时明确表示不愿意将钱放在出版社。最终有关部门决定从1959年起停止为鲁迅著作计算稿酬,此前款项留下30万元设“鲁迅文学基金”,其余的上缴国库。

1968年许广平因病离世。但在她去世的13年后,这笔稿酬却酿成了一件全国关注的公共事件。

1981 年,出版社收到周海婴的来信,索要该社历年来出版鲁迅文集的稿费。当出版社疑问之际,周海婴回答说,之前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作出的违背本人真实意愿的捐赠,属无效捐赠,并声明对鲁迅著作的稿酬“保留自己的支配权”。后有关部门答复因部分上缴国库,只将“鲁迅文学基金”的30万元支付给周海婴。周海婴表示不服,要求将上缴国库的部分及这些年的稿费利息一并结算归还。被有关方面驳回后,1986年周海婴将出版社告上法庭。

这一事件引起全国轰动。最后,经过一审、二审调解,出版社向周海婴补开“捐赠书”,并支付周海婴依法享有的鲁迅首发作品基本稿酬、印数稿酬1242.20元。

这事可能主要还是因为周海婴夫妇共育有四个子女,此外周海婴还曾患病生活拮据,才产生了索讨父亲稿费的想法。

#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分享历史五千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鲁迅   稿费   北平   养老送终   稿酬   版税   国库   尾声   藏书   遗产   儿子   出版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