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强调!禁止进入

湛蓝的湖水摄人心魄

神秘的“圣象”就站在湖边

背后圣洁的雪山连绵起伏
如此景色,谁不道一句:美!
但如果是私自闯入景点
这样拍出来的“流量照”还美吗?

网红私闯已关闭自然保护区

2月1日,一名视频博主晒出了自己在西藏纳木错自然保护区圣象天门景区旅游打卡视频,该视频随即引起不少争议,原因是西藏纳木错自然保护区圣象天门景区其实是处于关闭并不对外开放状态。而该博主回复网友评论称,自己是从小路进入到景区内。
西藏自治区班戈县纳木错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区范围很大,通往圣象天门景区有很多小路,“部分游客以前来过知道路径,或者是通过导航来到景区都有可能。”
2月2日,班戈县委网信办表示,圣象天门去年已被关闭,对于私自进入关闭景区的游客将和文旅局协调如何处理。班戈文旅局此前发布公告称,禁止在纳木错北岸旅游,对擅入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处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据了解,圣象天门位于西藏那曲市班戈县青龙乡5村境内,属于西藏纳木错北岸自然保护区范围。被称为“西藏美景的终结地”,也是西藏著名的网红打卡地。

网友:真该好好管管了!

事实上,近年来
网红私自前往禁区的报道
屡见不鲜
网友对此表示,真该好好管管了!

据悉,西藏班戈县文旅局曾在2022年3月31日发布《关于禁止在纳木错北岸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的公告》,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及自驾车游客擅自进入纳木错北岸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并杜绝导游带领或引导游客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对违法违规操作的导游一经发现,情节严重者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该区域属于自治区级的自然保护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区域禁止开展旅游活动。如果保护区调整优化后,符合法律、法规的,便可继续进行旅游活动。但是,在后续相关规定未出台之前,行为人违规进入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应当受到相应处罚。
他还表示,由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未经准许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可能破坏当地自然资源。一旦景区受到人为破坏,可能难以修复,也可能引发其他自然资源受损。因此,游客应当遵守当地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定,守护一方净土,珍惜和维护自然资源。

不少网友认为,景点当然很美,但是最终让这些游客违反相关规定也要“私闯”的动力,可能还是流量。


还有许多人觉得,这么多博主接二连三私闯景点,还是因为处罚太低了,和流量带来的收益相比,甚至不值一提。


私闯旅游禁区怎么就成了热门流量饭

明知不开放,非要偷着进,其间心态不难理解,就是为了那点“你去不了,而我能去”“你看不到,而我看到了”的虚荣,定个位、晒个图,再配上几句情怀满满的文案,就“与众不同”“气氛拉满”了。就拿圣象天门来说,在视频平台上一搜,“偷偷去了五趟”“关闭但我没错过”等帖子随处可见。这样的心态也助长了流量生意。眼下,一众博主争相挖掘“冷门秘境”“原生态未开发景区”,自己打卡引流还不够,更编出种种攻略忽悠网友“冲就对了”。这不是在给大家“发福利”,而是在把头脑发热者往火坑里推。

严禁私闯关闭景区,要堵住各种“小路”,也得遏制流量冲动。眼下,很多地方在劝导阻拦外,还采取了罚款、黑名单制度等举措,起到了一定约束作用。但也要看到,对于某些吃流量饭的人来说,几百块钱的罚金可能还赶不上推广费的零头。根据实际影响提高违规成本,才能形成有效震慑。另一方面,相关部门理应与时俱进,及时把这一类信息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尤其对那些“指歪路”的所谓攻略,要尽快展开大范围专项整治。对此,网络平台也守土有责,从限流禁封相关博主,到为用户提供明显的风险提示,压缩这类内容的传播空间,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跟风行为。

来源:青春浙江、新华社等
编辑 谢珂 审核 谢俊 钟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天门   班戈县   西藏   景点   景区   自然保护区   北岸   保护区   流量   游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