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模糊了家校合作的责权边界

□刘传斌

近日,我读到《人民教育》(2023年第1期)《家校合作领域不能窄化》一文,文章指出,“当今家校合作最大的问题应该是合作领域狭窄的问题。”“除了孩子的学业成绩一件事,在孩子成长的其他各个重要领域内,家长和教师的合作意愿都非常低。”

家校合作窄化,其主要原因是家校合作的分工问题,也就是家校的责权边界不清晰,导致“家庭教育变成了学校教育的简单延续。”网上报道“有家长因不满老师要求批改作业愤而退出家长群”“学生作业缘何演变成家长作业”等现象,都是家校教育错位所导致的。

笔者以为,要拓展家校合作领域,提升家校共育效果,就必须进一步理清家校的责权边界。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尽到家庭教育的责任,老师尽到学校教育的责任,两者各有侧重,又彼此融合,形成合力。

最近,教育部、中宣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沟通学生情况,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主动协同学校教育、引导子女体验社会。这为家校共育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家长过分关注学业成绩,甚至感到焦虑,与老师站在同一“战线”,共同对孩子施压。让家庭失去了孩子成长“安全港湾”的作用,孩子无法从家庭中获得包容、安慰和爱护,从而出现厌学情绪和自卑心理。因此,家长除了督促孩子学习之外,更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情感、心理、思想、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因素,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谈心,多进行亲子阅读,多引导孩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多与孩子进行户外运动等,增进亲子感情。另外,家长应该在孩子的行为习惯、思想情绪等方面与老师多进行交流,获得专业指导,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作为学校,要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观。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学校教育就是引导学生不断纠错,从而取得好成绩,塑造良好人格。所以,教师要做好本职,切忌把家长当成自己的“助教”。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开展好各项主题教育,上好思政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按《意见》要求,把“班主任每学年对每名学生至少开展一次家访”落到实处,并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满足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切实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

总之,家长和学校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切莫模糊了家校合作的责权边界,在实施教育中发挥各自优势,不越位、不错位,在重视智育的同时,多维度、多领域开展家校合作,共同提升育人效果,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边界   多维   家委会   作业   家庭教育   牢固   亲子   学业   家长   领域   孩子   家庭   学校   责任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