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街到铁牛广场:一条街道的变迁,一座城市的记忆

【来源:绵阳市文广旅游局_市级信息】

编者按>>>

一条老街如同一个故事,让人动容回味;一条旧巷记录一段历史,让人追古思今。作为历史厚重的绵阳城,一条古巷,一堵古墙,一座古宅……在时光中,都记录着绵阳的点滴变化。即日起,本报开设《绵州记忆》栏目,以老街老巷为经线,以光阴流转为纬度,梳理城市发展的脉络,娓娓道出绵阳的发展变迁。

“绵州记忆”特色商业街区在铁牛广场正式开街半个多月以来,铁牛广场吸引了无数市民游客的青睐,每晚的水幕电影更是最受欢迎的项目,还没开始演出,广场上便围坐了大量翘首以盼的人。

从铁牛街到铁牛广场,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变迁,这里已经成为绵阳新的城市地标,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选择地,满是烟火市井气息。

热闹的铁牛广场

76岁的蒲长胜是老铁牛街人,按照他的话来说,除了知青下乡的那几年,他出生、读书、工作、结婚、生活等都围绕在铁牛广场附近。生于斯、长于斯、恋于斯,让他对铁牛广场格外眷恋与熟悉。开街以后,铁牛广场人气更旺了,每天都闹闹热热的,充满着活力。“一眨眼功夫就70多年了,想想小时候的铁牛街片区,简直和现在天差地别。”眼前的一切,都让这位老铁牛街人欣慰。

“铁牛街,街官亭,下了坡坡就进城;水观音,书声朗,杀牛硝皮见识长;蓑衣市,买蓑草,变成鞋衣到处跑;北河边,运特产,货船排成一溜串……”这是蒲长胜写的顺口溜,也是他记忆里最熟悉的铁牛街片区。“那时候杉木街上做买卖的很多,尤其是卖豆腐豆芽的。不远处的涪江码头边,木船筏子排成一串串,船夫们唱着号子费力地搬运货物。父母加上我们兄弟5个,一家7口人住在10多平方米的穿斗篱笆房里,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人情味更浓。我们没事就跑到涪江边去捡木材,拿回家当柴烧。”回忆起儿时的时光,老人满是惆怅。

王萍是新一代铁牛街人,2012年,她和家人在铁牛广场旁买了一套房子,安居于此。10多年来,这里始终热闹。而每一次铁牛广场的改变,都让她更加喜欢这里。“商圈越来越成熟,生活舒适感也越好越好。以前我们开车去外地看水幕电影、灯光秀,现在家门口都能看到,真的很安逸。”

不管是蒲长胜还是王萍,他们都习惯并喜欢铁牛广场的这份改变。

“绵州记忆”特色商业街区在铁牛广场开街以来,吸引了无数市民游客的青睐

从迎恩街到铁牛街

关于铁牛广场的故事,绵阳人并不陌生。铁牛街原名叫迎恩街,始建于清嘉庆时期,大约是1800年至1802年间,系绵州知府刘印全重建清代绵州城时所建。这条街最初只是一条普通的街道,唯一上档次的是设置的“接官厅”,为绵州官吏迎接上级官员的场所,所以称为“迎恩街”。而从迎恩街改名为铁牛街,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涪江里的泥鳅精兴风作浪,常常祸害两岸,神仙托梦老铁匠,铸造铁牛方能除妖镇水、消灾免难。消息一传开,百姓纷纷送来废旧铁器,让老铁匠打造了铁牛。随后,铁牛镇妖,平息了水患。为感恩铁牛,老百姓就铸了一头铁牛卧在街口的涪江河堤上。久而久之,这条街被叫成了“铁牛街”,并一直沿用。

1985年,绵阳建市以后,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后,旧城改造的速度加快,城市面貌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陆续拆除了铁牛街附近一些小街陋巷,四周低矮破旧的房屋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狭窄泥泞的路面也变得宽敞平坦。“居民大多搬到了御营坝、韩家脊一带。同时,以泗王庙为核心,在原铁牛街的基础上,连接附近的新华巷、泗水巷等地,形成了铁牛广场。”蒲长胜说。

浓郁的市井文化

时光的流逝,恰如东去的涪江之水,不分昼夜,默默地见证了一切。重新开街的铁牛广场,水幕电影、VR展示,以及高楼林立的建筑、热闹喧嚣的人潮、鲜花环绕的广场,不同的元素完美地搭配在一起,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气质。很难想象,半个世纪前,这里是杂乱的棚户区。

涪江穿城而过,成为绵阳的母亲河。涪江航运也带动了绵阳经济发展。早期三台、射洪、遂宁等地缺煤,又不通铁路,几乎都从绵阳装船,沿着涪江运送,铁牛街码头常年聚集了大量船夫和搬运工。上下船只挤满河边,老板、纤夫下船后,吃、住都在铁牛街。导致这一带三教九流汇聚,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低矮破旧的茅草屋,鹅卵石铺成的烂泥路,下雨天坑坑洼洼难以行走,晴天更是灰尘满地……”在老铁牛街人的印象中,正北街是繁华的商业区,而紧邻的铁牛街却分布着小杂货铺、小旅店、小茶馆,是船夫、小贩活动的地方。即便有一些小型的四合院,也是条件极差的民宅,狭窄而又拥挤。

“地理与历史相互交织、相互融合,构成了最初铁牛街片区的市井特质。”绵阳城建专家汤毓良打小住在东街,那时他经常去铁牛街一带玩耍,那里的嘈杂和热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汤毓良在编写《绵州之谜》一书时,特地介绍了铁牛街一带的场景,从他的文字中也能感受到当时的市井文化。

“现在,铁牛广场自发形成了集餐饮、品茗、川剧表演、商贸、民间收藏等于一体的繁华闹市,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活动场地之一,更是成了绵阳的城市新地标,这样的改变让人欣慰。”汤毓良感叹道。

(绵报融媒记者 郑金容 文/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铁牛   老街   绵阳   广场   船夫   城市   低矮   市井   热闹   街道   市民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