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旅游、回不去的旅行社

今天头条热榜的第三名是关于旅游的,今天起,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第一批试点国家20个,疫情前大家都爱去的东南亚国家都在名单里。

我是2019年11月开的携程门店,这句客观的描述,随着疫情的到来,变成了一句笑话。所以严格算起来,还没有真正进入这个行业,就开始撒币了。三年的消停没事可做,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旁观者。

尽管从躺平以来,朋友圈里一直看到的都是各种关于旅游的利好消息。但我仍然是悲观论那一派,我认为,后疫情时代的旅游行业,准确的说是旅行社,恐怕再也回不去从前了。从马蜂窝去年年底发布的《2022年自驾游数据报告》来看,数据非常不乐观。

马蜂窝大数据显示,2021年,约70%的自由行用户在大交通后选择自驾游玩。2022年选择“自驾游”的用户占比增长至79%,较去年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此外,17%用户选择公共交通、出租车、非机动车等,另有4%用户选择包车旅行。2022年,西南、华南和华东等区域的“自驾游”热度最高,分别为31%、19%和18%。数据显示,在自驾游热门省份中,云南、海南、新疆、贵州、湖北等省份在2022年“自驾游”热门目的地居于榜单高位,第五到十名依次是,山东、江西、广东、内蒙古和浙江。

不可否认的是,后疫情时代,旅游行业会火,但是旅行社能不能像疫情前一样能分到杯羹,这就要打个问号。首先,自驾游火热的背后,是游客对传统旅行社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游客的消费方式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年轻人,拿起手机做做功课,想要的异地旅游资源全部都能搞定,旅行社这种中介赚差价的方式,就显得诟病越来越多。

传统旅行社做的是资源整合的买卖,一个完整的旅游产品,涵盖了交通工具、景区、酒店、餐饮、导游乃至于各类实体店铺,但这些资源并不归旅行社所有。传统的盈利和合作方式很简单,你带游客来,我给你低价。但是当游客能主动上门的时候,这种合作的变化,就来了。对于这些真正的旅游产品“供应商”来说,他们的利益不但没有受到任何损失,甚至可能会拔得更高。

第二个因素,是互联网。

疫情三年互联网的连通功能愈加明确,比如短视频营销。互联网直接打通了B端和C端的沟通渠道,也就是供应端和消费端,作为整合资源的A端,也就是旅行社,可以被忽视了。

第三、游客的消费习惯和旅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跟团游产品已近尾声

旅行,已经从传统的景点打卡拍照、吃饭购物回程,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旅游不再是人员的流动,而是消费、感受、体验。比如说,被很多人戏称的“酒店游”,游客们不再热衷的简单的买个门票去景点溜达,而是希望更加深度的体验当地的特色,偶尔也任性一把,睡到自然醒,漫无目的的走走看看......拿我身边一个小朋友的话来说,就是“去过几天别人过腻了的生活”。

再者,跟团游产品的衰败,疫情不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实早在疫情之前,旅游行业的低门槛进入,就导致了各类旅行社门店和从业人员的大量增长,很多地方政府把旅游行业当做是继房地产之后的主要经济收入,于是乎,不管行业如何内乱,各种拔地而起的人工景点、旅游地产依然纷纷登场。短期停留的游客变成了个人收入甚至是地方GDP的基础贡献数据。误导、宰客、坐地起价......服务两个字,被抛到了脑后。跟团游产品口碑的一落千丈,早在疫情前就已经如是了。

跟团游产品的主力—老年人,也在渐渐淡出这类产品,原因很简单,除非是老年人单独出游,否则只要是有家人参与的话,仍然还是自助游自驾游为主。

所以,最近很多朋友都跟我说,躺平了,你们的春天来了。只有笑笑,谢谢朋友们的善意和祝福。

道阻且长,旅游人们,且行且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旅行社   马蜂窝   旅游   景点   疫情   火爆   游客   传统   方式   数据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