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悦”读

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可对于我来说,书中应是独立于世界之外的另一个平行时空,它有着现实与想象的无限交织,我们在这个时空里不断穿梭,有时沉溺其中难以自拔。于我而言“悦”读亦是如此。

“悦”读带着我们推开文学的大门。小时候,父母买了很多书籍放在家中,他们会在睡前为我讲童话故事。我时常幻想着成为故事的主角,能够有完美的结局。安徒生笔下多姿多彩的世界告诉我,古老的森林里住着花精灵,美人鱼会在夜晚跟随渔船游走,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帝派遣的天使保护。年纪稍长,父亲便会买一些古诗词书供我翻阅并诵读它。记得有一次,我吃早饭时就拿着一本《唐诗三百首》看,因为太痴迷,以至于我将夹起的菜放到了桌子上,最后当然免不了被“批评”一顿。

在历史的书海里,我的天地霎时豁然开朗起来。

我钦佩屈原忠而被谤却依旧能“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我感叹司马迁惨遭酷刑却能“忧愁发奋,著成史记照尘间”;我赞扬杜甫布衾似铁却能“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历史长河在书页中重现,豪情壮志在诗句间流露,正如李白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洒脱,李商隐写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至死不渝的真爱。范仲淹代表历代先贤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前赴后继,只为让这个国家繁荣昌盛……“悦”读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时的愉悦,不仅仅是一时的顿悟,而是给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以指引。

我不仅仅畅游在历史的书海里,也会经常在近现代的文学书籍里乐此不疲。推开近现代文学的窗户,感受老舍笔下祥子的悲惨蜕变,体会鲁迅先生笔下那个“人吃人”的社会,无不告诫着我们需要不断努力,要让我们的国家发展壮大。

偶尔我也会“悦”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追寻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坎坷人生,这或许就是“悦”读的意义。读起西施的故事,心中不禁涌起怜悯的波涛。长雁孤鸿,泪打琵琶,汉时明月,出塞征途,看到昭君的经历,眼中不停转着同情的泪花。貂蝉与董卓周旋时的聪慧机敏,杨玉环百媚生春的回眸,都在我心扉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需传承好华夏文明,传播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们正值青春年华,必将不负青年的责任:学习科学知识,为祖国繁荣昌盛献出微薄之力。渠县清溪中学高三1班 罗家尧

指导教师 杨建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先贤   楚国   昭君   老舍   安徒生   屈原   繁荣昌盛   笔下   书籍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