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送宝宝上托育园?这些事家长必须了解

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落地,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成为当下众多家庭的一项刚性民生需求,托育机构应运而生。

近日,我省印发《浙江省“十四五”托育服务发展规划》,聚焦“优质、均衡、普惠”,为新时代托育服务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仍有不少家庭不理解“托育”,特别是许多长辈认为,自己就能带娃搭把手,为什么还要送这么小的孩子去托育机构。

首先脑补一个宝宝吃饭的小场景

2-3岁是培养孩子进食、排便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期。

如果是家庭养育,宝宝对家长喂食产生依赖,而且进食习惯不好,甚至有的家长一到吃饭时间便追着宝宝到处跑,一顿饭吃上一两个小时。

在托育机构,老师会培养孩子正确使用餐具的习惯,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内用餐,促进宝宝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四大好处告诉你

为什么要送宝宝上托育园

1、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0-3岁是宝宝大脑飞速发展的关键期,1岁宝宝的脑重量已相当于成人脑重的50%,3岁达成人脑重的80%。

抓住这个黄金期,刺激宝宝大脑生长发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今后形成智力、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发展打好基础。

2、提高宝宝自理能力

在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内心是有自理需求的强烈愿望。

在生活中不难发现,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吃饭时特别喜欢自己动手,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吃饭会把衣服弄脏,把饭菜撒得到处都是,于是便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

其实,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加自由的成长空间,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减少隔代养育冲突

随着80、90后的养育观念转变,年轻父母和长辈在育儿观念上会产生不少分歧。

托育机构科学合理的育儿方法,不仅能更好促进宝宝健康成长,还能减少隔代养育的冲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4、解决家庭事业两难抉择

调查显示,我国有32.9%的3岁以下婴幼儿全职母亲,因孩子无人照料而被迫中断就业,平均中断就业时间达两年以上。在未中断就业的母亲中,超过47.8%的女性因照料孩子每月平均请假1.7天。60.7%的“一孩”母亲因为“没人看孩子”而不愿再生育。

托育机构可以满足婴幼儿家庭的托育服务需求,“暂代照护”角色释放年轻宝妈的压力,实现自我价值,更好地平衡事业与家庭。

所以,要不要送宝宝去上托育园这件事,还有什么可纠结的呢?

在杭州,托育园不仅招收18-36个月的宝宝,部分托育园还开设了托小班(12-24月龄)、乳儿班(6-12月龄),为小月龄段的婴幼儿家庭提供照护服务。

市民可登录浙里办APP,搜索“托育一件事”,点击“一键入托”,根据定位、机构面积、收费标准等进行一键匹配,筛选出符合自身情况的托育机构,了解机构详情后可进行一键预约入托和体检,部分机构已实现VR云看托,在线即可云探园。

来源:健康浙江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上托   月龄   宝宝   关键期   人脑   婴幼儿   大脑   家长   孩子   机构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