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幼苗抗坏血酸转化酶活性的高通量分析

该篇实验方法已经在Plant, Cell&Environment文章“Shoot tolerance mechanisms to iron toxicity in rice (Oryza sativa L.)”中验证过。原作者将该方法的详细版本发表在Bio-protocol 期刊,欢迎大家进入Bio-protocol 期刊直接与作者交流。


简 介

在这篇Bio-protocol文章中,来自德国吉森大学的研究人员详细描述一种可以高通量分析比较不同水稻幼苗之间参与抗坏血酸转化途径的关键酶的差异。


亮 点

1. 本方法基于96孔酶标仪,能够在一次测试中测量超过8个具有技术复制的样品,克服了依赖于比色皿分光光度计方法中低通量的限制,大大提升了测量的效率。

2. 本方法提供了一种高通量测量技术,不仅适用于水稻幼苗,还可以用于研究其他植物物种中与抗坏血酸周转相关的酶的活性。


背景介绍

L-抗坏血酸 (AsA, 维生素C) 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激素生物合成和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的最丰富的水溶性抗氧化剂。在光合作用中,AsA通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充当光合电子载体的氧化还原状态调节剂。抗坏血酸氧化酶(AO) 催化AsA氧化为单脱氢抗坏血酸,后者进一步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 (DHA)和AsA。MDHA和DHA可以分别通过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MDHAR)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回收到AsA 中。一些报告显示了这些酶在植物发育和胁迫耐受性中的关键作用。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可靠和快速的检测方案来研究它们在植物发育和应激反应过程中的酶活性。


步骤节选

step A. Grow rice plants in the climate-controlled glasshouse

Figure 2. Representative photos summarizing the working procedure described in this protocol.

step B. AO activity assay for the soluble and ionically bound fraction

step C. APX and MDHAR activity assay

step D. DHAR activity assay

Figure 3. Summary of the assay steps for ascorbate-turnover enzyme activities described in this protocol.

Bio-protocol期刊查看原文,可以获取更多内容,包括摘要、背景、耗材试剂、仪器软件等详细信息。感兴趣的小伙伴,复制下方链接,一睹为快吧!

原文链接:https://s.bio-protocol.org?s=1f971453f955d22d

END

Bio-protocol 简介

Bio-protocol于2011年在斯坦福大学创建, 致力于搭建全球权威的、高质量的生物实验方案分享平台,以助力科学发现。Bio-protocol期刊是Bio-protocol旗下的一份同行评审的国际学术期刊,发表高质量的生命科学实验方案,旨在提高科研的可重复性。至今,Bio-protocol已发表了来自全球上万名优秀科研工作者(包括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4000多篇实验方案,并且同ScienceeLife等12家国际权威科学杂志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促进生命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2019年Bio-protocol期刊已被PubMed Central,ESCI收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通量   幼苗   水稻   光合作用   活性   测量   期刊   植物   生物   方案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