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手记 马牧群

编导简介

马牧群,《记住乡愁》栏目组编导

代表作品:《横道子村——长白山下 莓香满园》等。

一场风雪,一壶清酒,一席佳肴,一梦是乡愁。

——马牧群


·金秋蟹满堂 ·

“若非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中秋节前后,怀着期待和欣喜,我们踏上了去往阳澄湖的调研之路。

中午时分到达巴城镇,再到阳澄湖边的时候,恰好是傍晚,夕阳洒在阳澄湖的水面上,蟹农们架起了船,收起了网,张牙舞爪的大闸蟹装满了船舱,忙碌过后,湖上升起袅袅炊烟,各类湖鲜被盛上餐桌,成为了一天辛劳的安慰。我们不禁感叹,这样的生活,不正是人们所向往的吗?

离开阳澄湖,走进村庄,富足起来的村民开始关注家乡的建设,一栋栋江南风格的二层小楼鳞次栉比,家家门前有花圃,村里随处可见水榭亭台,枕水而居的人们在湖边洗菜喝茶,聊天垂钓,眼前的景象时刻提醒着我们,这里是江南。

随着调研的深入,我们对巴城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巴城因靠近海河口,常有海水倒灌,人们往往忙碌了一年,收成却十不存一。相传,大禹治水时,曾派壮士巴解来阳澄湖地区治理古太湖水患,巴解带领当地人凿沟挖渠、疏通水道,平定了水患,战胜了侵扰人们许久的“夹人虫”,才让人们有了追寻幸福生活的底气和勇气。

巴城人凭借着敢想敢干的劲头,将曾经水患频发之地变成了鱼米之乡,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劲头,才有了今天坐拥美名的阳澄湖大闸蟹。如今,人们依旧承传着这种精神,老辈人为了更好的环境和发展,退网还湖,让大闸蟹上岸。新一代人发展电商,丰富大闸蟹产业,让巴城人的生活更加富足多彩。

这次调研,我们也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人和故事。热情的常建华大哥,给我们讲述了传说中螃蟹里的“法海”,带我们了解退网还湖的艰辛,讲述湖蟹和塘蟹的不同。返乡归来的姚娇寅,正在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她用行动告诉我们,回乡不是退路,而是为了更好的积蓄力量,重新进发。

一个个故事让我们明确了这期节目的主题和结构,通过蟹产业勾连起巴城的各行各业,讲述人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时代的变迁,讲述巴城人对于“敢”字的更迭传承,讲述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现实意义。

另外,在节目中我们还使用了小院、茶楼、河街等江南水乡常见的元素,来平衡整体节奏,也展现了水乡之美。

拍摄结束的时候,巴城人还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我们又坐上了小船,吹着湖风,看着云层下丁达尔效应带来的美丽光晕,看着忙碌的船只,荡漾的湖面和远方的城市连出幸福巴城的美丽画卷。

编辑 | 康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牧群   编导   法海   水患   大闸蟹   江南   乡愁   劲头   富足   手记   忙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