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喝彩」动物营养专家与猪为伴,投身“猪饲料”研究
中国人的一日三餐离不开肉类食品,其中以猪肉为主,人们经常吃猪肉,但应该没有人想过猪爱吃什么。《为你喝彩》本期嘉宾刘明,北京农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向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就是专门研究“猪吃什么”的动物科学家。他十几年来与猪为伴,进得了猪场,上得了课堂,致力于猪饲料研究,促进猪的生长,从而提高猪肉品质。走进刘明的实验猪场,迎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刺鼻的臭味,甚至让人有些喘不过气,而刘明对此早已经习以为常,他说:“我已经习惯了这种气味,在猪厂待一天,衣服上的猪味基本上消不掉”。对于像刘明这样的动物科学科研工作者来说,适应气味仅仅是入门,在日常工作中还要称猪、采血,甚至动手收集猪粪、猪尿、饲料等,有时吃饭都是在猪舍旁,这样的艰苦环境让刘明一度无法接受。在同学聚会上,听到其他同学都是学习“法律”“经济”等“高大上”的专业,而自己却是学习养猪畜牧,这种落差也曾一度让他感到自卑,因为“学习不好就回家养猪”这种社会偏见在中国人心中是根深蒂固的。然而经过十几年与猪朝夕相伴,刘明早已经习惯从艰苦的环境中探索乐趣。他看着他的科研成果真正运用到实际,推动着行业一点点进步,更是由衷地感到满足。用他的话来说,“长时间做一件事会使人痛苦,但坚持不懈则会体会到快乐”。毕业后,充满干劲、满腔热情的刘明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然而在创业伊始,他就遭遇了一盆冷水,对没有创业经验的他来说,就连“拉一根办公所用的电话线”也是难题。错误的办公选址、不完善的办公设施、繁琐的事务、事无巨细的操心,都让刘明感受到心力交瘁。创业艰难,但他秉持着“只要积极向上,最终都会成功”的信念,一直坚持着。公司有了起色后,他将公司迁到了环境更好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区,在这里,他发现一个企业真正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要有很好的产品研发能力和研发平台,而他的公司相对于园区的其他公司来说处于明显劣势,于是他决定报考博士提升自己。工作十年的刘明在年龄上并不符合博士报考要求,但他并没有放弃,他不断地询问、写申请,最终是他十年来积累的科研成果、文章、专利,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成为了他的敲门砖,让他获得了破格录取的资格。博士在读期间,他勤思、勤勉、勤学,刻苦钻研,虽然是班级里年纪最大的学生,他仍虚心向同门请教,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经过博士生涯的学习,他的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也在他的带领下在专利数量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入行至今,刘明始终扎根一线,每日在试验工厂里面来回穿梭,事事亲力亲为。刘明有做工作记录的习惯,他的笔记本上写满了他多年来扎根一线的工作心得,包括各种饲料化学营养成分分析、质量的评级,饲料的分类、应对饲料变异的解决方案等等。他说:“我们在实验室做的很多研究,最终要回归实践,我们最终生产的饲料最终要给猪吃,还得以猪作为模型,不断地在猪身上去验证。”刘明把生活过得极为简单,他把大部分的时间献给了工作和学习。为了保证猪的食品安全,身为博士生导师的他,经常到试验基地查看加工后的饲料成品,并带回实验室进行成分检测;为了解决猪饲料原料严重依赖进口的难题,他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实现国产替代。从业十几年来,他始终以推动行业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在不断求索与创新的过程中,刘明先后获得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等奖项,这些奖项是对刘明十几年来艰苦奋斗最好的肯定和最大的鼓励。未来,他也将继续坚持猪饲料研究,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更新时间:2024-08-28
标签:大北 动物 猪饲料 猪场 北京市 博士生 刻苦 猪肉 饲料 年来 博士 营养 习惯 环境 专家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所有内容加载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