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以5000年的辉煌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光流转之间,84个王朝兴替,559个帝王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史书之中。
中国古代修史有一条铁律,前代的史书,往往由后代的史官去书写。这就导史书记载在客观的大前提下,不免要“照顾”一下史官所在时代的政治正确,所以在塑造帝王形象时,难免会有意识地进行侧重书写,甚至刻意收缩帝王的功过。世代流传加上民间文化的演绎,导致后人对某些帝王逐渐产生“明君”或者“昏君”的刻板形象。这个过程与历史“客观”的原则是不匹配的。
今天,且听在下依据正史,为几个饱受误解的君王稍作正名。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臭名昭著的商纣王。
在各种民间文学和戏剧里都是昏君典型,修建酒池肉林,宠幸狐妖妲己,杀死皇亲国戚,囚禁忠诚手下……几乎是个人神共愤的大魔头。最终被“心怀天下百姓”的周武王在牧野之战击败,身死国灭,大快人心。
实际上,史学界对纣王为人是存在争议的。分解出的史料显示,真实的纣王勇猛刚强,对内推行政治改革,史书形容他“不敬神”,也可以理解为反对神权,坚持人权;形容他“任用罪人,不用贵族”也可以理解为他想打破奴隶主贵族世袭制,这一切想法在当时的时代都是相当超前于时代的。
同时,他为了国家为了更好的发展,坚持迁都朝歌。为了保卫子民,对外频繁出征,扫清蛮夷。一系列的举措损害了当时旧贵族的利益,所以,当时实力还算不错的几个旧贵族结为联军,一次趁着纣王外出都城,讨伐夷狄的时候,攻其不备,在牧野把他击败,建立了之后的周王朝。
为了维护统治,周朝的史官在记录的时候,大书特书商纣王所谓的“昏庸”,直到近代,史学界才在相关的文字中读出了一些不同的意味,然而,这份穿越几千年正名,对那个消失在历史中的人而言,似乎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被误解程度紧随其后的是的秦始皇嬴政。
“横征暴敛修长城,焚书坑儒毁儒家”各种文学作品中,秦始皇似乎都不是什么正面角色,好像从荆轲刺秦王开始,一直到巡行路上暴病身亡,他都在演反派。然而即使凭脑子笨想,这个“奋六世之余烈”,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帝王,从能力和格局上而言,也不太可能是个昏君。
他背了一身的骂名,为的都是身后这个全新的国家。
国家新立,六朝残余的势力还在暗潮涌动,为了稳定而长久的发展,秦始皇做了两件事,得罪了两拨人。
首先他以法家思想治国,得罪了后来掌握了一千多年笔杆子的儒家。所以后者在修史的时候让他背了”焚书坑儒”的骂名。据历史学家考证,当时所坑害的那波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其实是一群采取了暴力行动的反对示威者,各家各派都有,只是后世记载的时候被侧重描写了。
秦始皇焚毁的书也也是各种“传播反对思想”的“盗版书”,实际上,自商周到秦初,各家各派的正统著作,都专门收藏在官方所立的专门藏书机构,没有遭到任何破坏。
此外,秦始皇为了攘除夷狄,保卫中原,频繁对外用兵,最终被六朝反对势力安上了“穷兵黩武”的骂名。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使得东到辽东,西到函谷关,南到云南,北到长城的疆域被开拓出来,成为了此后数千年中华民族生息的基本盘。
此外,秦始皇还做了一件事,他在国家初定时,就铁令一支30万人的军队开到今天的云南一代,在此繁衍,永久镇守。
纵然后来战火烧遍了中原,一直到朝代覆灭的那一天,秦朝也没有动用这支军队,它换来了今天的我们可以自信地告诉全世界,云南“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第三位需要被正名的,是蜀后主刘禅
罗贯中一本《三国演义》,将“扶不起的阿斗”这个屈辱的名字安给了刘禅,在世人的眼里,诸葛亮越是神机天算,刘禅就越是懦弱可恶,历代万千文人读者,恨不得将蜀汉的的不幸都归咎于后主一身。
毕竟去世的人可是没办法站出来伸冤的。所以我来代为陈述下冤情。
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去世于公元234年,蜀汉王朝灭亡于公元263年。也就是失去了诸葛亮,刘禅在三国乱世的环境里,将蜀汉往前带了29年,这谈何容易。
三国时期的土地格局天差地别,天下15州,早在刘备末期,关羽失去荆州之后,曹魏就独占了12州。剩下的蜀汉还要和东吴分。
三国时代经济重心还未南移,曹操控制着北方大片田地,东吴也有着一年三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而蜀汉的地盘,放在今天是乐山,攀枝花,甘孜州那一圈,除了成都平原之外,可以说在以农业为重心的经济方面没有任何优势。
又没地盘又没钱,蜀汉灭亡是早晚的事情,“乐不思蜀”,只是一个努力过,失败了的中老年人,与命运的和解,他当时的悲与痛,又有几个人能承受呢。
最后这位,可能与前三位相比没什么名气,但我觉得他值得。明朝英宗皇帝朱祁镇。
在他之前,四代先辈开创了近百年的盛世,到他听信太监谗言,以举国之力出兵漠北讨伐蒙古人,大败,打掉了几代人积蓄的国力,明朝从此由盛转衰。他自己也被异族俘虏,多年之后才得到机会返回故国。通过政变二登皇位,随后出于平衡政局,杀害了写下《石灰吟》,领导了《北京保卫战》的的大忠臣于谦,而后用人不善,搞得民怨沸腾。
他的错没得洗。于国于史都是大耻辱。即使这个人可恶至此,不妨再看得深一点。
我眼中是一个资质平平,能力平平,有性格弱点,但没根本恶意的普通人。
他没有去通过历史修饰自己,不偷懒,不滑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领导着大明朝颤巍巍地前行,临死,他顶着违背祖制地骂名,废除了从夏商周开始延续几千年的“人殉”制度,在他之前,明代帝王的妃子,只要没有生育过,都得在丈夫去世后陪葬。
朱祁镇废除了这个制度,并规定子孙永不许起复。还了很多深宫女子一条生路。
历史浩博无尽,一眼看去是忠奸善恶;再一眼看去是利弊权衡;愿你第三眼看去是天朗气清。
都说读史使人明智,当你每一次透过文字的表面,试图深入那些陨落的生命,你就在独立的精神世界里祭拜真实,而理性思考的习惯,是这一场场旅行能给予到你的馈赠。
更新时间:2024-08-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