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一周年·场馆 - 五棵松:打造北京冰、篮双地标

五棵松共有两座场馆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凯迪拉克中心承担了冰球比赛任务,新建的华熙LIVE冰上中心则为冰球比赛的训练和热身提供场地及服务。冬奥会结束之后,这里以举办大型活动、青少年俱乐部的运营管理为主体,结合精彩赛事活动和沉浸式商业业态,全方位满足市民培训、社交、娱乐等需求。

北京冬奥会冰球比赛馆凯迪拉克中心,也就是很多体育迷俗称的五棵松篮球馆,经历了两次奥运会的洗礼,两次成功和完美地实现了后奥运时期的场馆再利用、可持续利用,向世界展现出了中国智慧。这座北京夏奥会时的篮球场馆在2008年之后大约每年举办大型活动80余场,包括职业体育赛事、商业演出等。2016年起成为冰篮球双主场,可实现6小时内的冰篮转换。

而北京冬奥会给这座场馆带来了更好的机遇。为了办好冬奥,场馆进行了为期八个月的改造,灯光、音响、中央斗屏和环形屏都进行了升级,原有的30米X60米冰场变为30米X60米和25米X60米两种尺寸的可转换冰场。通过利用新科技、新理念、新材料,场馆在节能降耗、综合高效利用、竞赛观赛环境方面也都有了质的飞跃,使北京2008年奥运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冬奥会结束后,凯迪拉克中心继续承接体育赛事和商业演出等大型活动,特别是将引入更多的冰上活动,打造篮球、冰球双地标。

位于凯迪拉克中心东南侧的冬奥冰球训练馆——华熙LIVE冰上中心,简称“冰菱花”,建筑面积达38900平方米,包括南北两块标准冰场,与主竞赛馆不同,它是一座大型群众性体育场馆,在结束了冬奥保障任务之后,已于2022年6月份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北冰场作为大众滑冰和花样滑冰培训场所,南冰场作为冰球训练场所。

据相关人士介绍,未来,华熙LIVE冰上中心将作为体育、商业相互融合的服务综合体,被打造成为北京冰上运动新地标、京西亲子微度假圣地,完善华熙LIVE·五棵松家庭体验业态板块的布局。

在冰上运动方面,华熙LIVE冰上中心配备六间奥运标准的更衣室(每个更衣室面积平均150平米,包含队员室、教练室、按摩室、淋浴间)和超过2000坐的坐席,馆内斗屏、端屏、LED照明系统一应俱全。同时,场馆还配套健身房、体能中心、舞蹈中心、语言中心、自习室等各类功能房间。除了承接冰上赛事活动外,还成立了青少年运动俱乐部,实现以冰球、花样滑冰、健身、体能、舞蹈培训为主,延伸至瑜伽、运动康复、语言培训等项目的教学培训。从大众普及、专业培训、海外输出,最后实现精英计划,形成全产品线服务。场馆会积极利用场地优势,不定期组织大众赛事,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参与冰上运动的需求,提高场地使用效率,打造北京西部的“冰球名片”。

五棵松冰上中心深受市民青睐

五棵松文体中心品牌媒体中心总经理袁颖慧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五棵松成为了北京的篮球地标和城市活力聚集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这座夏奥场馆注入了冰上运动的体育新元素。随着各种冰上赛事和活动的举办以及花样滑冰、冰球培训的开展,以文体为核心的五棵松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北京冰、篮双地标,让冰雪产业在后冬奥时代继续可持续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艾林

编辑/张颖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冬奥会   地标   场馆   北京   冰上运动   冰场   冰球   冰上   大众   周年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