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力马西汗·阿布拉依一家三代的坚守

一家三代的坚守

阿力马西汗·阿布拉依(右四)为牧工宣讲党的政策方针(摄于2021年7月2日)。

北塔山牧场(资料图片)。

天际湛蓝,偶有一丝云翳飘过,飞行在北塔山牧场上空。

六师北塔山牧场地处中国与蒙古国边境,守护着69.114公里的边境线,平均海拔3000米,全年大风天气近300天,是六师五家渠市最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团场,一度为国家级贫困牧场。

有人说,能在这里待下去,就是一种奉献。

清晨,我们从五家渠市出发,驱车400多公里奔向牧场。几个小时的旅程,窗外目之所及皆是山:先是纹理袒露的群山,再是连绵起伏的雪峰。

许多人对北塔山的印象还停留在10年前。那时的北塔山牧场只有一座座毡房,一群群牛羊,还有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10年时光过去,北塔山早已旧貌换新颜。

当汽车转过一道山坳,峰回路转间,一座现代化的小镇猝不及防地出现在眼前——一栋栋红顶白墙的新居错落有致,一条条平坦宽阔的道路蜿蜒延伸。远处,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群山间,让人恍有隔世之感。

阿力马西汗·阿布拉依,就站在那座高高的北塔山牧场观景台下迎接我们。

她穿着一件红色大衣,圆圆的脸庞上印着两朵美丽的“高原红”,爽朗的笑声像这山间的清风,拂过岁月的河流,带我们走进他们一家三代坚守大山的故事。

这故事,要从1951年的那次守护说起。

英雄母亲的守护,汇聚成一抹“信仰红”,守望着子孙坚毅的脸庞

迎着山风,阿力马西汗·阿布拉依又一次拿出奶奶的照片,细细端详。

阳光透过湛蓝的天空,照射下来。望着眼前宽阔的柏油路,整齐高大的楼房,还有远处连绵起伏的草场,她的思绪飘得很远。

“如果奶奶能看到北塔山牧场的变化,一定会乐开花。”阿力马西汗·阿布拉依说。

今年37岁的阿力马西汗·阿布拉依,是北塔山牧场草建连的党支部书记。她更喜欢别人叫她:“英雄母亲”扎木赞的孙女。

“英雄母亲”扎木赞解救汉族干部马尚志的壮举,曾让无数军垦儿女感动自豪。

1951年,北塔山一带土匪活动猖獗,牧民饱受其害。同年,由于物资匮乏,新疆军区后勤部派21岁的战士马尚志去木垒收购羊只。赶到北塔山时,天色已晚。马尚志走到一顶毡房前,牧羊犬不停地冲他狂吠,毡房的主人却没有出来。

马尚志便用哈萨克语大声喊:“我是解放军战士,是来跟你们交换羊只的。”

说完这句话,就有人从毡房背后走出来。来人看到马尚志并没有穿解放军的军装,而是一副哈萨克族人的打扮,有些迟疑:“你真是解放军?”

马尚志翻身下马,笑着解释说:“我真是解放军,没穿军装是因为这一带有土匪,这样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听完这些话,哈萨克族妇女扎木赞一家解除防备,热情地迎了上来。马尚志说明来意后,扎木赞便让儿子丢三白在毡房外望风。自己则和丈夫康其泰跟马尚志进毡房详细商量交换羊只的事。

话说到一半,毡房外传来丢三白焦急的声音:“阿帕(妈妈)阿开(爸爸),狼来了、狼来了(土匪来了的暗语)。”马尚志急忙往外走,扎木赞却一把拽住他说:“来不及了。康其泰,你和儿子快去把解放军的马放走,拖住他们,这里我来想办法。”

紧接着,扎木赞让马尚志藏在炕头,再用一摞羊皮严严实实地盖住他。刚做完这些,土匪便闯进了毡房。扎木赞灵机一动,盘腿坐在羊皮堆前一边哭喊一边捶着炕头:“该死的三条腿的狼呀,把我家的羊咬死了两只,它可把草原上的牧民害苦了呀……”

土匪见扎木赞哭得撕心裂肺,便问她:“你们家来过解放军吗?他叫马尚志,是个奸商,用几块糖果就把咱们哈萨克族人的羊骗走了。”她摇摇头表示没见过。一个土匪厉声喝道:“别想撒谎!”见状,扎木赞又哭了起来:“该死的三条腿的狼呀,把我家的羊咬死了两只,它可把草原上的牧民害苦了呀……”土匪被哭得心烦,便骑着马扬长而去。

自此,马尚志便和扎木赞一家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经常来他们家采购羊只。

有一次,马尚志来交换羊只时,土匪又来了。扎木赞便将羊皮披在马尚志身上,让他混进羊群。这次,土匪一进毡房就四处翻腾。扎木赞便在炕上哭喊着打起滚来,两只手在空中胡乱挥舞,表现出痛不欲生的样子。土匪吓了一跳,看了一会儿热闹便走了。

扎木赞就这样又一次蒙过了土匪。

有一天傍晚,马尚志刚刚来到扎木赞夫妇的毡房外,就听到牧羊犬狂吠起来,还有一声枪响。扎木赞大喊:“不好,土匪发现马同志了,快跑!”

康其泰便和马尚志翻身跳上坐骑,二人如箭一般驰入夜色中,土匪紧追不舍。枪声接二连三响起,子弹嗖嗖地从身边飞过。眼看着土匪越追越近,康其泰暗道不妙,当即利用宽大的袷袢作掩护,一把将马尚志推下马。马尚志滚落在草丛中,土匪的马队呼啸着从他身边驰过。就这样,马尚志得救了,康其泰却被土匪抓住了。

后来,扎木赞一家三次冒死解救马志尚的事迹广为传颂,她也被北塔山地区军警民联防领导小组授予“英雄母亲”称号。

扎木赞在北塔山牧场守了一辈子,天晴的时候,她总会爬上高高的山岗,升起一面亲手绣的五星红旗。

从此,那抹红色便成了扎木赞心中永远的“信仰红”。

1994年老人因病去世。弥留之际,她对儿孙们说:“以后,你们要记着升国旗。年轻时,我舍命救了解放军,一辈子不后悔;如今党带领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可不能忘本,要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我们的牧场守护好。”

在父亲心中,北塔山是片圣洁的土地,党员徽章是最珍贵的徽章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阿力马西汗·阿布拉依说,她父亲的梦想,就是守护牧工的健康。

阿力马西汗·阿布拉依的父亲,叫阿布拉依·肯杰台,是一名医生。

我们见到他的时候,老人正在洗他那件已经发黄的白大褂。虽然早已经从钟爱的医疗岗位上退了下来,可每个星期天,他还是会去畜牧二连的卫生所转转。

穿上白大褂,他仿佛回到青春年少时。

老人身材高大魁梧,五官棱角分明,黝黑的脸庞镌刻着几道岁月留下的痕迹。说起以前行医的故事,他的双眼炯炯有光。

“在我心中,没有比北塔山更圣洁的土地。”在阿布拉依·肯杰台的心里,北塔山是一个梦极天高的地方,是他心中最美的故乡。这里有成群的牛羊,连片的草地,可爱的牧工。他把青春写在那群山深处,写在那蓝天上,挂在那雪岭云杉之梢,镶入那草原马兰花的海洋里。

1969年,阿布拉依·肯杰台从六师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北塔山牧场畜牧二连卫生所,成为一名全科医生。

当时的牧场道路崎岖,放牧点很分散,牧工大都随水而居,毡房之间,有的相距四五公里,有的相距十几公里。每次出去巡诊,他都要骑上马,背上药箱,带上水壶和干馕出发。

那时病人很多,肺炎、感冒、关节炎、肺结核、肺气肿是牧区的常见病,也经常碰到摔伤、瘫痪的病人和产妇。每到一个毡房,牧工就像盼到了“救星”,把他团团围住。

为牧工看病再累,他都不觉得辛苦,就是药品不足让他感到难过。有的牧工来看病,看到他的药箱空了,什么也不说,带着病,又赶着羊群走了。

“在牧工心中,医生什么病都可以治,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什么病都要看。所以我下决心学习,成为一名全科医生。”阿布拉依·肯杰台说。

工作一年以后,阿布拉依·肯杰台碰到他一生中最敬重的老师——李梦桃。从此,他就像尾巴一样跟着这位上海知青行走在大山深处。

“那时候,最难的就是给人接生,大冬天,妇女们在冬窝子生孩子。半夜李梦桃带着我,骑马去给人接生。刚开始,我不敢接生,他不断鼓励我,我一边学一边做,后来自己也学会了。”阿布拉依·肯杰台说,行医的路上,最感激的就是李梦桃,他像一座灯塔,指引着自己前行。

1986年,阿布拉依·肯杰台光荣入党,此后,每一次出诊他都会把党员徽章别在胸前。

他说,那是徽章,更是责任。

行医45年,阿布拉依·肯杰台走遍了北塔山牧场的沟沟坎坎,在出诊路上,他曾从马背上掉下,从山梁上滚落,在黑夜和暴风雪中迷路,但他没有害怕过。

只要看到牧工期望的眼神,他的胸膛里总会涌起一股热腾腾的力量。

让阿布拉依·肯杰台最难忘的是,一次巡诊路上,他遇到暴风雪迷了路。冻僵的他被马驮到一个牧工家里,一位老大妈把家里仅剩的面粉拿出来,给他擀了一碗面条,而她的孩子和她自己都吃着玉米面馕,家里最好的棉被盖在他的身上,她们一家盖着羊皮大衣……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今退休了,阿布拉依·肯杰台还是会去卫生所走一走,看一看。 这些年来,牧工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医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实现了“小病不出连,大病不出场”。

说起这些年北塔山牧场的变化,阿布拉依·肯杰台如数家珍。他说:“2013年我们牧场高压输变电项目竣工通电。至此,牧场终于实现了国家电网供电,摆脱了牧场医院只能在夜间预约做B超、拍片,在煤油灯下为产妇接生的历史。”

曾经的北塔山牧场,生活条件艰苦,医疗水平落后。这些年来,随着师市民生事业投入不断加大,一件件民生工程建成,一项项惠民举措落实,如今的牧场已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医院。

“现在牧场医院配备远程诊疗系统,有些病症我们可以和其他大医院的医生远程会诊,及时治疗。”说起医院这些年的变化,阿布拉依·肯杰台高兴得像个孩子。

天气晴好时,阿布拉依·肯杰台会穿上那件发黄的白大褂,再一次走向大山深处,他知道那里有等待他的病患,有深爱他的牧工。

“虽然老了,但我还是要尽己所能,守护牧工们的健康。”老人说。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不管刮风下雨,每个星期一,阿力马西汗·阿布拉依都会升起连队的那面五星红旗。

“看到五星红旗,你就到了我们草建连。”阿力马西汗·阿布拉依指着连队上空那抹鲜艳的红色说。

“你知道升起国旗意味着什么吗?”

我思考一会,疑惑地看着她。

“这是我们的信仰,插着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是祖国的领土,我们要守护好她。”

我点点头,昂首望着五星红旗,眼眶湿润,觉得自己从来没有与它这样亲近过。

傍晚的连队,景色分外迷人。

远处的山脉连绵起伏。干净的柏油路旁,摆放着整齐的垃圾箱,健身广场上,孩子在奔跑嬉戏。

看着眼前熟悉的牧场,阿力马西汗·阿布拉依很满足。“我们坚守的意义,就是让她变得更好。”

北塔山,哈萨克族语为“巴艾特克”,意思是牺牲自己的地方。1952年的牧场除了7顶毡房,再无人类生活痕迹,有的只是嶙峋的山石和野兽足印。

“曾经,我们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有山没有树、有沟没有水、有地不长草、风吹石头跑。这四句话,是以前对牧场恶劣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阿力马西汗·阿布拉依说。

建场初期,尽管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交通落后,但是北塔山牧场各族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克服困难,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到1954年,北塔山牧场的牲畜存栏头数已由1952年的1.2万头只发展到2万多头只。

2012年,师市举全师之力支援牧场发展。从此,拉开了牧场面貌大变化,牧工生活大改善,民生事业大发展的序幕。

2013年9月28日,对于阿力马西汗·阿布拉依一家来说是难忘的一天。当天牧场举行通电仪式,这标志着兵团最后一个农牧团场正式通电,结束了长达61年的没有高压电、长明电的生活。

为切实解决北塔山牧场用电需求,师市积极与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昌吉供电公司进行协商,克服交通和恶劣环境等困难,实现了职工群众期盼长明电的夙愿,解决了牧场职工的生活及供水、供暖等公用设施的供电问题。

有了电,阿力马西汗·阿布拉依家的生活改变了许多,冰箱、洗衣机等家电都可以用了,还可以随时看电视上网。

这些年,师市一步步加大对北塔山牧场的投资力度,建设保障性住房,铺设通往场外的柏油马路、自来水管道……一项项民生工程的落地,让偏远落后的边境团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从毡房、土坯房搬到楼房,从喝涝坝水到用上自来水,从煤油灯到长明电灯……说起牧场的变化,阿力马西汗·阿布拉依的言语中透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与自豪。

2011年,阿力马西汗·阿布拉依从部队退役后,毅然回到牧场工作。2017年,在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中,阿力马西汗·阿布拉依被选为连队“两委”成员。

许多人问她,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为什么还要回来?

她总是坚定地说,“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我要用青春守护她。”(兵团日报 张琳琳 文/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哈萨克族   尚志   哈萨克   牧工   毡房   团场   连队   土匪   牧场   解放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