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人事风暴“搅动”汽车圈,丰田、小鹏们换人能换“命”吗?

文:懂车帝原创 彩丽美

[懂车帝原创 行业] 进入2023年,“丰田章男退位”的余温还未褪去,“长城汽车‘铁娘子’王凤英出任小鹏汽车总裁”的消息接踵而来。随后,领克原销售副总经理陈思英加盟长城汽车任魏牌CEO,前小鹏汽车CEO助理李鹏程加盟阿维塔出任副总裁,由此拉开了2023年春节后的第一波人事调整热潮。

高层变动“搅动”车圈

事实上,无论是传统汽车巨头“换帅”,还是新老车企之间“挖角”,一家车企高层管理者的去留对于公司的运营及未来发展的影响,更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么,汽车圈职业经理人的频繁调整到底为哪般?背后折射出怎样的行业现象?透过近期以来各家车企一系列人事动态变动,不难窥见新能源赛道下“头号玩家”们的危与机,和下一步“棋子”的落点。

新势力“挖角”传统车企高层,开始回归造车本质?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向外界宣布人事变动的车企超过40家,共有约130个岗位进行了调整,涉及车企高管超120人,包括一汽集团、长城汽车、北汽新能源、长安马自达、华晨宝马等,车企类型大多集中在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尤其是2022年6月以后,以“蔚小理”为代表的车企高管变动异常频繁。

就拿最近一次小鹏汽车官宣的这场人事变动来说。

“捂”了大半个月,官方才宣布:原长城汽车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凤英加盟小鹏汽车,出任总裁一职。与之前传闻稍有差异的是,王凤英此次并非出任CEO而是总裁。对于王凤英加盟小鹏汽车的“人事风暴”,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震惊,毕竟这距离王凤英从长城汽车“半离职”以来仅有半年时间。

王凤英出任小鹏汽车总裁

要知道,号称长城汽车“铁娘子”的王凤英,在这家民营企业工作超过32年之久,曾成功推动“定位战略”落地,将哈弗H6打造成连续数年霸榜的“神车”,而长城汽车的营收也实现了千亿规模的跨越。

如今,来自传统车企的关键角色再次回到汽车一线,加盟的还是尚处于困境中的新势力车企。这背后传递出了哪些新信号?王凤英能在小鹏汽车身上复制在长城汽车的成功吗?

王凤英加盟小鹏汽车,背后传递出了哪些新信号?

从深层次来看,小鹏汽车在市场上发生动荡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小鹏汽车的产品规划和市场营销等问题存在战略性失误;而王凤英正是这方面的高手,这位在汽车行业耕耘30多年的“铁娘子”,在小鹏的产品规划、渠道布局等短板上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这也是二者“一拍即合”促成合作的最大推手。

不过,王凤英加盟小鹏汽车也不是没有挑战,比如企业文化差异。此前王凤英一直效力于以燃油车为主营业务的长城汽车,这家公司以严苛的企业管理制度出名,而小鹏汽车则有着浓厚的互联网色彩。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

同时,王凤英早已关注到小鹏汽车的短板,特别是在品牌定位、市场营销及客户服务方面,这也意味着,王凤英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品牌及产品定位,其次是如何将丰富的经销商体系经验与新能源赛道的直营扁平结合碰撞,这些是令外界期待的重要整合,也是摆在王凤英和何小鹏面前的难题。

汽车分析师、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向懂车帝表示,王凤英加入小鹏汽车,直接反映出造车新势力希望通过引进传统车企高级人才,以实现优势互补的融合效应。同时,这样的变动也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那就是“新势力品牌逐渐开始回归造车本质,开始敬畏造车,而不是以前的一往无前”。

对于小鹏汽车而言,敢于发现短板,积极弥补短板,就是这家新势力车企的危机意识。

“造车新势力”如何破局?

业内人士指出,造车新势力“空喊雷人口号”和“疯狂融资圈地”的时期已经过去,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已进入深水期,甚至是大洗牌阶段,至今尚未实现盈利的新势力们,首要任务是如何转亏为盈活下来,否则将被市场所淘汰。

毕竟,不管是从商业逻辑,还是企业盈利可持续角度来说,长期不盈利不可持续。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燃油车,造车底层逻辑是不变的,即使在营销层面能赢得一时风光,但最终目的还是要赢得用户和市场认可,这才是根本。

传统车企大“换血”,能否追上电气化节奏?

将视角拉到全球来看,各家车企高层人事变动同样频繁。在这背后,并非简单的车企经营和高层领导的合作发展效果,更核心的原因是,市场整体形势影响车企的调整方向,进而需要公司在人员架构上进行改变。

这一点,在传统车企“巨头”丰田身上更能体现出来。

丰田章男卸任丰田社长(相当于CEO),将出任公司会长(相当于董事长)

1月26日,丰田汽车官方突然宣布最高人事调整,4月1日起,社长丰田章男和会长内山田竹志卸任,执行董事、雷克萨斯总裁佐藤恒治将升任社长,而丰田章男则会转向担任会长一职。

根据日本企业的组织架构,会长的职位高于社长,但掌有实权的并非是会长,而是社长这一职务。也就是说,丰田章男将正式退居幕后。

这一罕见的历史性时刻就这样发生了。丰田章男在发布会上表示,“我是老一代,也感受到了作为‘造车人’的局限性,我认为有必要在新的时代引退。我相信,在过去13年里,我已经为传递接力棒打下了坚实基础,新的管理团队肩负着将丰田转变为移动出行公司的使命。”

新CEO能否带领丰田顺利转型?

这里的“新时代”自然是指电气化时代。很难想象,作为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的长孙,在线上发布会上如此坦诚,是丰田章男对自己的真实评价。同时,从另一个维度上可以发现,面对全球电动化浪潮席卷,当下“大象”转身之困。

背后原因错综复杂,不可否认的是,丰田章男执着于混动和燃料电池的技术革新,意图跨越纯电阶段,从混动直接跃升至氢燃料的路线并不主流,甚至对于纯电动技术的接连公开质疑和炮轰。

丰田倾全力打造的纯电动产品的bZ4X,车名却被网友们讥讽为“验证码”车型

相反,不同于丰田的战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转型战略中,选择以纯电动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突破口,改变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由此看来,相比中国车企的高层人事调整,丰田“换帅”的目的很明确,在电气化的道路上,力求持续保持丰田长久以来的发展优势。

为此,丰田汽车要进行一次近乎“不破不立”的尝试

丰田即将进入“佐藤时代”,对于任命佐藤恒治为丰田新一任社长的理由,丰田章男解释称,佐藤是一位“掌握丰田‘思想’‘技术’‘行为准则’,奋斗于一线的造车人”。此外佐藤很喜欢汽车,以及他更年轻,在“没有标准答案的变革时代”,需要高层能够身体力行,扎根于一线现场。

丰田执行董事、雷克萨斯总裁佐藤恒治将升任丰田社长(相当于CEO)

此外,佐藤相对于丰田章男来说,其更愿意接受“新事物”,在其负责雷克萨斯品牌时,一直在主导该品牌的纯电动化转型。早在2021年12月,佐藤就曾表示,雷克萨斯要向纯电动汽车方向转型,并且认为“虽然丰田的纯电动化步伐缓慢,但电动车‘拥有汽油车所没有的附加值’。”按照规划,到2035年,雷克萨斯将转型成为一个纯电品牌,而这一目标也领先于丰田品牌。

回顾丰田的发展轨迹,丰田章男在任时期,并非未对电气化转型动过念头,但态度过于犹豫,且没赶上风口。早在3年前,丰田曾推出电动化战略以及e-TNGA平台,更是一口气携15款全新电动车亮相发布会,但时至今日,丰田纯电车型在市场上并没有“拥有姓名”。

2021年底,丰田章男终于敞开怀抱拥抱纯电动汽车

可见,掌门人的态度势必会影响丰田在电动化上推进的决心与速度。

此前,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也刚刚卸任。与丰田章男在电动化上的“保守”派相比,虽然迪斯更加激进,但其在软件项目开发进度严重滞后和预算超支,最终也成为其不得不离开的“导火索”。

综合来看,面对全球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传统车企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都在摸索中前行,而企业掌舵者的眼光、态度和决策,无疑将深刻影响企业未来。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也为全球市场带来了更多变数和更加激烈的竞争。换帅后的丰田和大众,能否在汽车变革新时代突破转型之困,守住汽车霸主宝座,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写在最后:

经过三年疫情的洗礼后,进入2023年,汽车行业迎来关键变革之年,已成为业内共识,但从年初的车企人事变动所映射出的动向来看,汽车行业的变化速度远大于预期。毕竟,高层管理者作为引领企业发展方向的关键,其必将率先在新的时代、新的市场、新的改变中作出一系列调整。

而上述两位车企高管的变动,也代表了不同车企的不同发展路径。但无论怎样的人事调整,背后都藏着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如何创新。

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深入推进,人才的流动更体现行业活力。对于车企而言,也应积极发挥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推进存量人才知识更新,而不是一味地“抢人”“挖人”。毕竟,车企想要在新的环境中实现向上发展,就必须选用符合当下市场环境的创新型人才。

新一轮的人才战争正一触即发。在高层管理者的选择中,多元化的发展思维已成为必要条件之一。不难看出,车企通过合理的人才流动进行人才结构的调整,不仅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丰田   汽车   新能源   社长   新势力   高层   总裁   人事   风暴   传统   长城汽车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