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00后”铁路探伤工王渤海的春运报告

春节假期结束了,春运却还在持续。2022年底刚进入铁路部门的王渤海刚刚度过了他在铁路上的第一个春节。他大学学的是线路工,却给他安排了一个探伤工的岗位。线路工好比是“骨科大夫”,而探伤工就是“B超医生”,两个完全不同的岗位,看看这个2001年出生的铁路“菜鸟”是如何度过他的第一个春节。

专业、岗位不对口,铁路“菜鸟”也傻了眼

2022年秋末的一纸任命,让“00后”王渤海雄赳赳气昂昂走进了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娄底工务段。面对即将到来的铁路一线生活,王渤海信心满满、豪气冲天,然而理想和现实之间,却是隔着万水千山:大学辛辛苦苦考下了中级线路工证,任命的岗位却是探伤工。

这两个专业都是干嘛的呢?打个比方,好比一个医院,线路工是“骨科大夫”,而探伤工则是“B超医生”,他们检查到钢轨出现了问题,要通知线路工进行诊治。完全不同的两个岗位让这个铁路“菜鸟”王渤海傻了眼。

在娄底探伤车间学习一个月后,他被分配到了偏远山区烟溪探伤工区。培训仪器和现场仪器操作界面不同,一切都要重头学起。探伤路径,走快了要被考核,走慢了被师傅催;每天不管刮风下雨,至少要步行8公里;没有一天能够准点吃饭,这些困难都需要这个铁路“菜鸟”一一克服忍耐。

专业特长无处施展,新的岗位上又有许多的知识需要学习,困难需要克服,这让王渤海开始有些自怨自艾。

工长谭湘平开导他说,他当初也是专业、岗位不对口。王渤海有点不相信,“谭工长的大名我可是早有耳闻,一个‘外行人’怎么可能把一个班组带的这么好。”

谭工长用自己历经21个春运的经验告诉他,即使专业、岗位不对口,也能干好工作。听了工长的春运故事,王渤海又找回了自信。带着工长传授的“锦囊妙计”再次回到训练场,踏踏实实当起了“菜鸟”。

春运攻坚战,他学会了查找钢轨损伤的手艺

“探伤是铁路安全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钢轨内毫米大小的细泡就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特别是春运,我们更要加密检查,更不能大意。”谭湘平搬出旧伤损轨边说边示范:“找伤损,讲究出手稳,方向准,眼睛狠。”……王渤海依葫芦画瓢,有样学样,拿着探头的手颤颤巍巍犹如小儿学画画。

“菜鸟”的首个春运悄然而至。“天之骄子”的突然转变,让同事们齐刷刷投来惊奇的目光,他浑然不觉:“这个时候撂挑子不干那可真是前功尽弃了,亏本的买卖我可不能干。”

春运期间,沪昆线娄底至怀化区间每天开行159趟客货列车,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趟列车经过,密集时段每5分钟就有一趟。王渤海主动承担了抬机、除锈、打油的工作,正常来说,如果要完成日常7公里的工作量,他们就要抬着近70斤重的仪器在2米高的道床边坡上下至少30余次。

春运期间,娄底工务段烟溪探伤工区共计完成线路探伤13.73公里,线路焊缝探伤131头,发现并处置伤损钢轨1个。

“春运就是一次大考验,我们每天用脚步来丈量安全,这样才会责尽心安。”王渤海说道。他们都在铁路干线上奔波,流动作业的日子很艰苦,不过在野外摸爬滚打大半年后,王渤海渐渐地理解并爱上了这份工作。他说,班组的工作涵盖各种类型的钢轨,还有伤损类型,春运攻坚战,让他不仅学会了查找钢轨伤损的手艺,而且和班组兄弟们在一起,又像是回到了大学时代。

潇湘晨报记者黎棠 通讯员周源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渤海   春运   娄底   伤损   铁路   工务段   钢轨   工长   菜鸟   工区   班组   对口   新春   基层   岗位   线路   报告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