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再提速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性逐步提升,诸多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有了“新路子”。

  去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将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扩大至包含安徽省在内的17个省(市)。“安徽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可以在不超过等值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发展前景良好、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或领域的企业还可以获得重点支持。”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资本项目管理处处长陈琳介绍,对于中小微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来说,试点政策可以解决其跨境融资额度不足的问题,有助于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加研发投入和加快创新发展。

  为推进试点政策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安徽省分局动员全省银行发挥贴近市场、贴近客户的一线优势,积极走访和摸排客户需求,当好政策传导“桥梁”,鼓励银行加大国际业务、授信、普惠等部门协作力度,积极创新跨境融资产品和业务模式,加强与海外分行沟通,开展多元化跨境合作,促进信息互通和撮合交易,积极帮助企业寻求海外融资来源,打通跨境融资渠道。同时,加强部门沟通协作,为试点政策实现最大成效争取共识、创造条件,寻求政策支持,积极协调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微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担保支持力度,最大程度凝聚政策合力。

  “试点实施以来,全省共有9家中小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参与试点,跨境融资逾1.9亿元人民币,中小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额度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外汇助企纾困和支持科技创新效果进一步显现。”陈琳说。

  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不仅满足了“专精特新”企业的资金需求,更为其进一步开展跨境贸易、开拓海外市场打下了基础。我省一家从事通用设备制造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拥有7项专利,曾受邀参与相关行业标准起草,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因参与项目投标急需扩大融资,但因净资产规模较小银行授信额度较小,且面临抵押物不足的问题。当地外汇局积极协调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不占用企业自有资金和授信额度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担保增信500万元人民币,解决了企业授信和抵押物不足问题,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向海外分行询价,推荐合适的跨境融资产品,最终助力企业获得跨境融资2000万元人民币,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我们将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加强市场需求摸排,持续推进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提质增效,促进更多中小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享受试点政策红利。”陈琳说。(安徽日报记者 何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国家外汇管理局   外汇局   融资   安徽省   企业   安徽   高新技术   红利   额度   地方政府   分行   试点   便利   人民币   海外   政策   银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