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游客、社区医生、复旦学子春节期间都做了这件事!为“热血”的他们点赞!

新民晚报讯(记者 郜阳)中午时分,豫园入口处的爱心献血车上,来自辽宁铁岭王先生和妻子赵女士坐在一块儿,幸福地秀出“红本本”!这个兔年春节,还有很多像王先生夫妻的“热血市民”,以无偿献血的方式为亟需帮助的患者送上特殊的“新春礼物”。

图说:来自辽宁铁岭王先生和妻子赵女士一起来献血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下同)

记者从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获悉,除夕(21日)至年初七(28日),在申城各献血点,共有1476人捐献了2763人份全血(552600毫升),959人捐献了1804人份单采血小板。

豫园门口的爱心献血车被细心地贴上了窗花、挂上了兔年吉祥物,营造出喜庆而又温馨的春节氛围。“感觉还好,挺自豪的!”这是赵女士第一次无偿献血。完成采集后,她在采血护士的指导下按压着进针处。夫妻俩来上海旅游,已逛过南京路步行街;参观完豫园后,还打算登上东方明珠一览浦江两岸美景。

图说:江湾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熊先生来献血

坐落于鲁迅公园旁的彩虹献血屋,春节期间同样暖意浓浓。江湾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熊先生趁着假日“尾巴”赶来捐献了血小板。“之前几次献血一直是全血,半年前尝试捐献了血小板,后来就坚持了下来。”熊先生告诉记者,作为医务工作者,他觉得能克服短暂的不适而给“见不到的陌生人”带去生的希望,特别有意义。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元旦,熊先生也捐献了血小板,“根据规定,捐献单采血小板后间隔两周可以再次捐献,我希望今年能献满24次。”

图说:大四男生李昊宸无偿献血

21岁的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大四男生李昊宸已经是第40次献血了。说起和无偿献血的结缘,小伙子自己都笑了——刚成年为自己买了戒指,却卡在手上摘不下来。求助消防员后,觉得也要为社会回馈点什么,出了消防队大门便撸袖献血。2020年3月,李昊宸第一次捐献了单采血小板,一直坚持到现在,还和不少常来献血的热血市民成了好朋友。他还加入了“血精灵志愿服务队”,走出书斋,深入校园、社区科普无偿献血。在李昊宸的影响下,他的辅导员、小伙伴也成了彩虹献血屋的“常客”。

阳光透过二楼的玻璃照射进献血屋,暖洋洋的。单采血小板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翻开随身带的图书,李昊宸躺在采血椅上,安静看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辽宁   豫园   铁岭   南京路   热血   兔年   复旦大学   复旦   无偿献血   血小板   彩虹   新民晚报   图说   春节期间   学子   爱心   女士   游客   医生   记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