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人为什么活得累?

$来自网络小说$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快三十岁了才意识到,我所受的教育中从来没有一条叫做尊重自己。


轻生贱命,拥抱苦难通过书本,电视,生活,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不断的重复给我打上难以磨灭的思想钢印。


娱乐是玩物丧志,是可耻的。


快乐是不严肃的,是可耻的。


有需求是不坚强,是可耻的。


有做不到的事情一定是不努力,而不努力也是可耻的。


我在这种思想下活了将近三十年,不可否认也带来了很多技能和物质上的收获。


但当我意识到我的这些习惯的时候,一阵反胃,无力,想哭,我发现身边大部分人都这样,很努力,但存在于极大的焦虑中,抽身困难。


人变成了达成目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


实在没有想到,深夜的一点牢骚,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说明精神上我不是孤独的,大家分享的很多东西我会逐渐找来看,思想上确实需要补补课。


一个人遛弯的时候,我经常会想,如果明天要死了,今天做点啥。


想到的事情都很简单,去汉堡王整点薯条,去云海肴甩碗米线,更多的时候就想静静地,在散着阳光的树荫下喘息,抻抻腿,伸伸懒腰,像一条狗,像一只猫。


人活着最重要的是真实

前段时间读了《局外人》,莫尔索是个独醒者,现在发觉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思考着,反抗着。假期打算读一下《鼠疫》。


假期结束了,《鼠疫》读完了。惊讶于其情节与如今的相似以及各人物的丰富与真实。


最令我影响深刻的一点是“理解”,医生里厄和塔鲁对记者的理解,对神父的理解,甚至对卡塔尔的理解,他们可以说是道德的标杆,却从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要求别人如何如何,甚至都没有表示出不屑,更多的是理解。


这种理解,让他们能够在疫情中,在不同的观念冲突下,以平和的方式完成英雄的壮举。


这里说壮举可能多少违背作者的初衷,因为作者想表达的并不是那种鼓舞人心的,火灾那样壮观而又残酷的,激情澎湃的故事。而是单调的,一直失败的,看不到终点的一场斗争。


这种单调的感觉给我一种更真实的感觉,激昂情绪下的人是非理性的,人不会一直处于激昂情绪中。


短视频上刷到疫情相关的消息,总是大字体,配上或雄浑或悲壮的音乐,带来情绪上的快感,但快感会消失,久而久之就麻木了。


草原五班哲人说过: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生活平淡且漫长,我用尽了全身力气,才守住自己的真诚,不至彻底变为绝望的奴隶。


习惯于绝望的处境比绝望处境本身还要糟。

–阿尔贝·加缪《鼠疫》

假期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莫尔   东亚   目的   鼠疫   壮举   激昂   可耻   假期   绝望   情绪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