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安史之乱中最大的赢家,挽救了唐朝将亡的命运

李亨是唐玄宗第三子,母亲为元献皇后杨氏。公元738年,李隆基立的第一个皇太子李瑛被废杀。唐太宗召宰相李林甫商议立储之事,李林甫推荐立武惠妃的儿子寿王为皇太子。但李隆基坚持立了李亨为太子。李享从25岁开始当太子,战战兢兢的,一当就是20年。

从被推上政治的那一刻起,李亨就被显而易见的政治威胁所包围。李隆基在位期间,无论是李林甫,还是杨国忠,都是拼命的讨好李隆基,对太子一党是无情的打压。反正大腿只能抱一个,不如抱个粗一点的。总之,李亨虽然名义上是太子,可并没有太大的权利,反而处处受到桎梏。

随着父亲唐玄宗逐渐沉溺享乐,大唐由盛转衰。李亨身为太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心改变,但无权无人,李亨做不了什么。好在机会来的很快,天宝十四年(756年)史军破潼关。唐玄宗带领少数妃嫔,随臣逃出长安。走到马嵬驿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改变历史的大事。当时负责保护李隆基的是他的禁军,因为饥饿劳累,大部分的禁军官兵已经和李隆基离心离德,队伍也开始骚动起来了。

禁军大将军陈玄礼,素来看不惯杨国忠,借着军心浮动,他想趁机除掉杨国忠。但是,他也考虑到,如果贸然杀了杨国忠,李隆基一定不会放过他。于是,陈玄礼秘密联系太子李享,两人一拍即合。陈玄礼以太子的名义除掉了杨国忠,并逼迫李隆基赐死杨贵妃,又杀掉杨贵妃的两个姐姐以及他们的子女们。

随后,李亨与李隆基分道扬镳。他在杜鸿渐等人的陪同下,到达朔方军大本营,与随从稍作布置后,于公元756年,李亨在灵武举行登基大典,是位唐肃宗。为了彻底摆脱李隆基的影响,将年号由天宝十五年改为至德元年。

李享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不高,远没有他父亲那么有名。身为太子的他更是如如履薄冰,自己无依无靠却意外获得太子之位。

面对强势的父亲和奸臣的陷害,自己必须时刻小心,保持高度的警惕。但是,他在安史之乱中果断称帝,带领一帮大将们和安禄山斗,绝对是值得称赞的一件事。没有李享,就不会有唐朝的后半程,唐朝早就会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灵武   潼关   唐朝   天宝   禁军   安史之乱   皇太子   贵妃   赢家   太子   公元   父亲   命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