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失5小时黄金救援,2件遗物还原真相,3次求助其母,却未被重视

胡鑫宇失踪案,自去年10月以来,一直热度不减,如今总算尘埃落定,画上了句号。

该事件前前后后经历了100多天,过程虽然曲折,但随着粮仓人员在围墙深处发现了遗体,局面迎来了突破口。


之前有人质疑,粮仓的围墙有5米多高,小胡同学是怎么攀爬上去的?

其实关于这个疑问,警方已经进行了通报,根本原因:事发地的围墙,内外形态不一样。

外墙上下平整,本来是爬不上去的,但因为旁边有工地,靠墙堆有一些沙土,从沙土堆的平面到围墙的顶端只有1.5米,这就很容易爬上去了。

而内侧围墙虽有5米高,但墙体有多个小阶梯状的台阶,利于上下爬动,事件中的录音笔就放在某个阶梯上。

录音笔被发现

也正是上面这个原因,录音笔被发现时相对较干燥,随后被封存并送往专业机构鉴定,整个过程有家属和律师陪同监督。

录音笔除了少许潮湿外,内部并没有多少破损,所以恢复起来并不复杂,前后共整理鉴定出了21个音频。

录音笔的购买时间在2022年10月3日,也就是小胡失踪的前几天。

在2月2日的警方发布会上,为了给大众呈现一个清晰的案情,警方透露了录音笔里的一部分内容,挑选了失踪当天两段录音中的一部分:

①17:40分,他站在了5楼宿舍的阳台上,看着楼下的景象,突然间犹豫不决。

他的原话:真站在这里反倒有点紧张了,跳下去应该没人会发现,刚刚又不跳,应该还是不想。

②23:08分,干脆再等一下,现在感觉好想,感觉已经没有意义了。

两段录音前后相差5个小时,很明显“后面一段”态度更加诀别,如果在此之前有人过来找他,或许又是不一样的结果。


心理专家曾分析,小胡同学的心理需要被重视,录音笔里的言语也能读出一丝温存。

但可惜的是,在失踪后的5个小时内,却没有一个人去找他,在乎他,内心那么一点期待,最终化为泡影。

他说,今天有些不清楚了,说明在5个小时内他想了很多很多,包括家庭,学校。

其实,哪怕利用学校的喇叭喊一句“你在哪,老师们在找你”,或许这样简单的被爱,会改变最后的结局。

个人推测 :

录音笔里应该还有一些对胡爸胡妈说的话,具体不详,或许是近段时间胡妈不再更新动态的原因之一。

其实除了录音笔外,早前胡妈妈曾在网络发布了部分胡同学的日记

很多朋友看到日记的具体内容后,也是感慨万千。


其实,这时候小胡同学的心理已经有些问题了。

后来,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上传的日记图片,又被胡妈妈给删除了。

  1. 描述他上课时的一些状态,不看黑板,低头盯着书看,自己一脸茫然,害怕老师的目光。
  2. 他不想别人用消极的眼光看自己,同时他却一直这样消极地看待别人。
  3. 宿舍外的灯光影响睡觉,早早醒来却不又愿起来,担心别人说自己,睡眠质量差,想睡又睡不着了……

小胡同学的班主任回忆,在翻看他书本的时候,无意中看到写有这样一句,“如果我不活了,会变成怎么样?”

从早前公布的日记,再联系录音笔的内容,小胡同学的情绪变化,已然跃入纸上,这两份遗物很好地印证了“他进入高中后”的心理历程。

有人曾认为日记有假,但日记是从胡妈的网络账号传出来的,胡妈完全没必要出示假日记。

小胡同学、学校、家庭,三方都有责任

小胡同学虽然很懂事,但性格内向,太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同时又不知道如何排解自己的心事和顾虑。

来到致远中学,从9月份开学,到10月14日失踪,满打满算也就40多天的时间,出现这么严重的厌学态度,除了他本人的责任外,学校也需承担一定的责任。

出事之前,小胡曾多次到阳台看外面的小树林,事发的那个地方,他肯定不是第一次去。

全封闭的学校,有管理的义务,心情抑郁了,学校管理需要注重这方面的心理健康,期间也向小胡母亲反映了一些情况。

只可惜,在晚饭过后,并没有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出去寻找。

小胡同学的悲剧,除了有个人原因和学校监督不到位外,跟他的家庭因素也有关系。

在家里人眼里,这个孩子虽然性格内向,话不多,但是个乖孩子,在初中学习成绩不错,但中考发挥有些失常,后来才进了私立高中。

从胡同学的日记也能看出,他面临的问题很多,厌学,失眠,在意别人的看法……,这些都是抑郁症早期的症状。

后来,他想到了和母亲通话,来缓解自己不佳的情绪,前后一共通话了3次,每一次都是半个小时以上。

或许除了学校之外,母亲是他心灵停靠的最后港湾。

然而,母亲并没有太在意,只是去学校看了他两次,国家假期回来,小胡状态虽然有些差,但也没想到他会走这一步。

当他提到“不想上课,想回来时”,母亲以为这是他的一种借口,并没有太放心上,如果早些有人干预,也许不会止于此。

前些天,听亲戚谈论“小胡同学事件”,她家儿子也是上高二,期间有问过他儿子对此事的看法,给出的答复就是自杀。

他儿子给出的论据:

  1. 高中学习节奏快,压力也比初中要大,班上也有几位同学抱怨,基础底子薄,学习压力大,怎么用功都赶不上别人,在家长面前也说不到理。
  2. 以前没学好,再不掌握学习方法,很可能以后听课就像听天书,一知半解,很难跟上教学进度。


其实,这也是高中阶段的一个普遍现象,虽然不像以前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压力肯定是有的。

关键是学校和家长要注重学生的引导和安慰,必要时要做相应的心理疏导。

孩子的离去纵然让人悲痛,但也给我们其他家长带来了更多的反思空间。

如今小胡同学已经远去,对大多数人来说,“结果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社会和学校“如何避免悲剧再次重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沙土   小时   厌学   粮仓   录音笔   遗物   围墙   错失   警方   真相   重视   看法   儿子   母亲   同学   高中   黄金   心理   学校   日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