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债券承销规范发展 监管开年敲警钟

本报记者 王柯瑾 北京报道

随着金融支持实体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积极通过债券承销业务加大对优质发行人的支持,鼓励发行人结合自身融资需求高效地进行直接融资。

业务发展的同时,监管力度也不断提升。《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了解到,日前该协会发布多则自律处分信息,对多家银行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或警告,并要求各家银行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改。

在债券业务发展中,商业银行如何履行主承销商职责,坚持合规发展,促进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多家银行正在采取多项措施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业务监管趋严

近日,交易商协会公布2023年第1次自律处分会议审议决定,对6家主承销商的低价包销以及不规范的簿记建档操作进行自律处分,涉及银行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以及农商行。

2022年下半年,交易商协会发布《交易商协会对多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显示,交易商协会高度重视债务融资工具市场化定价,不断规范承销报价、簿记建档等相关工作,维护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根据日常监测情况,交易商协会对未严格落实自律规则要求的相关机构及时予以约谈,但仍有个别机构未能恪守公平竞争基本原则,通过低价包销以及不规范的簿记建档操作等方式,干扰正常的发行定价,影响了市场秩序。

交易商协会在《2022年度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情况通报》中表示,下一阶段,交易商协会将继续在人民银行指导下,持续关注并严肃查处重要主体、重点领域的违规事项,积极配合推进统一执法,并以案为鉴做好市场教育,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银行发展债券承销业务有助于发展中间业务、拓宽收入来源,有助于银行获客与其他业务进行联动,提升整体竞争实力。

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银行发展债券承销业务需要有专业化团队、完善的业务流程和严谨的风控体系,较强的客户营销能力,能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等。但债券承销业务也存在一定风险,需要银行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债券承销业务本质上是银行发挥市场投融资中介功能,面临发行人的信用风险,在余额报销情况下可能面临定价不合理风险,以及内部操作不规范等可能面临监管方面风险。因此,需要银行完善内部治理,把好业务流程各环节,做好风险准入管理;提升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的把握能力;加强内部业务培训,提升团队业务能力,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等。”周茂华解释道。

周茂华认为,当前国内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债券承销制度规则,提高违规成本,对商业银行来说,还需要完善内部业务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压实业务各环节主体责任、加大员工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培育依法合规开展业务、尽责履职的企业文化。

安全是发展的根基。记者采访了解到,银行正在积极推进债券承销业务规范发展。

兴业银行方面表示:“截至2022年末,兴业银行存续期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964只,存续规模超1万亿元。面对大规模的债券资产,我行持续强化债券合规管理,不断升级投资者保护机制。特别是2022年以来,经济下行叠加新冠疫情冲击,对债券业务风险防范与处置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兴业银行在监管机构的指导下,遵循市场发展客观规律,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努力为防范债券市场风险、维护市场良好秩序贡献力量,确保债券承销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具体而言,一方面,不断提升信息披露工作管理质效,兴业银行通过调整存续期管理模式,督促发行人按照交易商协会发布的信息披露规则及要求,对定期财务信息、不定期重大事项等进行详细披露,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全面性,并加强对发行人的信息披露监督和指导工作。2022年全年辅导发行人进行信息披露超280家,信息披露超3700条。另一方面, 面对部分债券发生风险,发挥专业能力,不断丰富债券偿付和处置方式,引导发行人和投资人推进化解方案,推动发行人加强主动债务管理,掌握化解风险主动性。”兴业银行方面表示。

助力经济动能转换

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在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近年来,多家银行积极参与债券市场相关业务,助力企业直接融资,未来还将持续进行业务创新助力经济动能转换。

兴业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该行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发力,推动债券承销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大力推动定向REITs、权益出资型票据、并表ABN等股债结合类债券产品快速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投融资需求。预计“十四五”期间,新基建、交通运输、绿色能源领域将迎来一波建设高潮,重大战略项目投融资需求不断涌现。

二是完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支持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将持续推动民企债券融资产品及增信机制创新,支持具备科技创新能力、拥有核心技术、市场竞争优势突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创新型企业发行“高成长债”,用于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和研发。对于在创新创业领域具有并购融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融资需求的民营企业,支持其发行“双创债”满足民营企业权益融资用途。在民企发债增信方面,完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各项机制设置,如扩大CRMW创设规模等。同时,强化尽职履责,完善信息披露,帮助民营企业与更多投资者建立沟通联络机制,提振市场信心,降低民营企业发债难度。

三是持续深耕绿色金融领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将发挥绿色金融创新引领作用,发力“碳中和债”、蓝色债券、绿色ABCP、绿色乡村振兴债等特色债券品种,强化投承一体化。

中信银行方面表示,未来该行将继续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第一使命,在债务资本市场领域着力回答好“三个长期课题”:

一是深耕存量,由产品服务走向客户经营。聚焦当前信用债市场高频发行体,一站式提供“表内+表外”“商行+投行”综合性金融方案,全面服务、精准适配实体企业全资产负债表需求。

二是开发增量,助推构建与经济结构转型相匹配的债券发行人结构。与经济动能转换同向而行,深挖新动能领域领航企业投融资需求,多管齐下服务客户债市登陆,助力实现债市发行人分布类型丰富、结构优化。

三是提升质量,由单环节服务迈向全链条融合。整合金融生态圈力量,为客户提供债务资本“承销+销售+投资+交易”全链条解决方案,在估值管理和做市交易等方面积极探索,更好发挥金融市场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提升“高附加值”金融服务供给的能力和水平。

(编辑:曹驰 校对:颜京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债券   簿记   发行人   动能   助力   债务   融资   债券市场   风险   协会   业务   银行   金融   经济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