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花甲坚持手工制作灯笼,承传古老的文化韵味

红网时刻新闻2月3日讯(通讯员 刘美吟)2月3日,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街道东站社区四楼,春节假期过后社区活动室又恢复往日的喧闹。68岁的汤久明正坐在多功能室里,一边捋直铁丝、一边比对着手绘图纸,忙着给最后一个手工“八角灯”打骨架。

汤久明正在加工制作手工灯笼的原材料。

在东站社区廉政文化园叙廉长廊里悬挂着16盏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手工灯笼,汤久明将绘画、书法艺术元素融入到铁艺灯笼的制作中,造型优美、工艺精细、图案丰富、结实耐用。有兔年大吉灯、八角灯、六边灯、小花灯,所做数量规模虽不及他年轻时,但成品后的灯笼色彩斑斓、造型生动,深受本次元宵节活动大人小孩的喜爱。出门赏月、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长沙好人、芙蓉区道德模范汤久明对非遗手工灯笼制作的坚持,一如他对家庭十年如一日的守护。

现场制作的精美手工铁艺灯笼成品。

汤久明退休前是单位的宣传骨干,30岁加入湖南省美术协会,擅长绘画、书法,可以说艺术创作一直陪伴着他。谈到手工方面,他回想起过往说道:“我9岁就开始做竹编小花灯,那时候可以说是我的启蒙时期。再到80年代观看苏州花灯展,我又开始学习铁艺灯笼,从那之后单位每年的灯展也由练习场变成作品展。”退休后为了让妻子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工作中,汤久明主动包揽起了全部家务及照料老人的重担。虽然离开创作岗位已有10个年头,但深厚的制作功底让他不到二十分钟,就把铁丝骨架就做好了,接下来还要给灯笼穿上漂亮的“衣服”。

如今,花样繁多的创意电子灯笼层出不穷,六七十年代的元宵节制作灯笼,成为汤久明难以忘怀的记忆和乐趣。虽然跳跃在孩童时期的花灯灯火再难燃起,但传统手工艺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却薪火相传、绚烂依旧。每到元宵节便要制作手工灯笼的习惯,早已“刻进”汤久明的身体,今年元宵节,他走进社区教志愿者们做手工灯笼,希望把这份有关元宵节的记忆和这项非遗灯笼制作手艺坚守、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灯笼   兔年   长沙市   年过花甲   绘图纸   东站   花灯   骨架   铁丝   元宵节   韵味   成品   芙蓉   古老   手工   造型   时期   记忆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