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 - 2022年新能源储能、动力电池等五大赛道融资汇总!

2022年,新能源赛道火热,我们重点关注了光伏、氢能、储能、动力电池和新能源车五大赛道。前段时间,我们总结了这些赛道在过去一年里的融资情况,包括公司名、成立时间、主营业务、融资时间、融资轮次、金额和投资机构等信息,以图片形式发布。

春节过去,开工在即,我们用文字重新提炼了赛道的重点信息。来,让我们一起回顾去年一年里,各赛道的融资规模如何?主营哪些业务的公司最易受到资本青睐?哪些独角兽崭露头角?


一、光伏

2022年,光伏领域一共有36家公司完成了44次融资,披露的金额数累计约为120亿元。36家公司中,一共有13家公司融资超过1亿元,占比超过30%。融资前三名分别为:高景太阳能(51.15亿元)、正泰安能(37.3亿元)、丽豪半导体(22亿元)。

共有6家公司融资超过1次。拉普拉斯能源和基本半导体融资3次,高景太阳能、正泰安能、协鑫光电和祥邦科技融资2次。

来看看获得融资的这些企业都从事着什么业务?

光伏硅片领域的融资数额最多,仅高景太阳能和丽豪半导体两家公司就拿下63亿元融资。

高景太阳能成立于2019年7月,从事光伏硅片研发,大尺寸硅片及硅棒等。2022年4月完成16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华发集团、粤财创投等;8月完成25.15亿元B轮融资,中金资本、金石投资等参与。

丽豪半导体成立于2021年4月,研发生产高纯晶硅等半导体材料。2022年9月获得22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长江证券创新投资、金雨茂物等。

数量最多的要数TOPCon、HJT和钙钛矿,以及生产胶膜、银浆等电池材料的企业,共15家,已披露的融资额超16亿元,另外还有7家在亿元以上。其中,6家为钙钛矿领域的企业:协鑫光电获6亿融资,仁烁光能数亿元,脉络能源近千万,光晶能源3000万元、纤纳光电未透露;3家为异质结电池领域的企业:金石能源融资数亿元,中能创光电近亿元,天津通讯3亿元;2家在TOPCon电池领域:英发睿能拔得头筹10.38亿元,一道新能源未透露具体融资额。


二、氢能

36家氢能企业在2022年获得融资,披露的金额数累计约为77亿元其中有2家公司融资超过10亿元,10家超过1亿元。融资前三名分别为:国氢科技(45亿元),三一重卡(近10亿元),未势能源(5.55亿元)。

来看看获得融资的这些企业都从事着什么业务?

绝大多数企业生产氢燃料电池一共22家燃料电池厂商获得了超过56亿融资。其中,国氢科技拿到45亿元,另外还有6家企业融资超1亿元,包括未势能源(5.55亿元)、鸿基创能(3亿元)、东方氢能(2.49亿元),骥翀氢能、新研氢能和明天氢能三家均获得超亿元资金。

国氢科技成立于2017年5月,聚焦氢燃料电池和先进制氢装备核心技术自主化。去年12月国氢科技完成45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国开制造、绿色发展基金、混改基金等。至此,国氢科技融后估值达130亿元,为国内氢能行业目前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

氢车领域,三一重卡年底获得近10亿元A轮融资,生产燃油重卡、锂电重卡、氢燃料重卡等。


三、储能

2022年,共有59家储能公司完成了75次融资,披露金额达到39亿元。数量最大的前三名分别为:海辰储能超20亿元,龙能电力4.35亿元,中储国能3.2亿元。此外还有19家公司获得超过1亿元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昆宇电源从5月到12月密集地完成了5轮亿元级别融资,德兰明海和美克生能源完成3次,每轮融资金额也在亿元以上。

来看看获得融资的这些企业都从事着什么业务?

储能电池领域拿到融资额最高,企业数量也最多,17家企业获得至少20亿融资,海辰储能遥遥领先,超过20亿,还有5家超1亿。

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12月,从事锂电池核心材料、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2年1月完成A+轮融资,金额未透露;10月再次完成超20亿元B轮融资,计划将于2024年实现年产能突破100GWh,在2025年全面达成年产能135GWh目标。

这17家共获得至少20亿融资的企业中,有6家生产锂电池,获得超过20亿融资;5家生产钠电池,钠创新能源和天科新能源分别获得超过1亿元融资;5家从事全钒/全铁液流电池,中海储能融资破亿。

5家从事光伏储能,龙能电力透露了4.35亿Pre-IPO轮融资,是同类企业中获得融资数最大的。


四、动力电池

2022年,动力电池相关的公司里,共有51家完成了63次融资,披露总金额超过210亿人民币。动力电池领域还涌现两次美元融资,分别是辉能科技数千万美元战略融资和恩力动力超2000万美元A+轮融资。6家公司融资超10亿元,19家超1亿元。

融资前三名:欣旺达EVB 84.3亿元,杉杉股份30.5亿元,卫蓝新能源15亿元外加数百万元战略融资。

来看看获得融资的这些企业都从事着什么业务?

最火爆的是锂离子电池,一共14家企业获得了超过118亿元资金。欣旺达EVB、中伟新能源和卫蓝新能源3家企业累计拿到114亿元,还有3家获得超过1亿元,天科新能源近2亿元、亿鹏能源1.8亿元、恩力动力超亿人民币外加超2000万美元。

欣旺达EVB成立于2014年,生产锂电池,有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电池两大业务场景。2022年2月完成24.3亿元Pre-A轮融资,8月完成60亿元A轮融资。

中伟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12月,2022年12月获得15亿元战略融资,交银国际是股东之一。

卫蓝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8月,专注于固态锂电池研发与生产,是中科院物理所在固态电池领域唯一的产业化平台。2022年3月完成C轮融资,7月完成战略融资(金额都未披露),11月完成完成近15亿元D轮融资。接下来,卫蓝新能源计划推动全部关键材料量产,进一步加快推动产品在高端动力、储能等领域规模应用。

9家企业从事电池正极或负极材料,披露融资金额共计约15亿元。其中坤天新能源超过10亿,珩创纳米和宁夏汉尧超过1亿。

电池回收产业也相当火爆。一共7家回收企业拿到融资,分别是恒创睿能、金晟新能源、杰成新能源、顺华锂业、金凯循环、赛德美和博萃循环,前5家的融资额均超1亿元。


五、新能源车

2022年,新能源车领域共有48家公司完成了60次融资,披露总金额370余亿元人民币,另有超过3.3亿美元融资。

造车新势力是新能源车中获得融资最多的群体其中,广汽埃安最为显眼,获得了超200亿元人民币巨额融资,造车新势力雷丁汽车(32亿元)、岚图汽车(45.5亿元)、长安新能源(49.77亿元)和哪吒汽车(超过30亿元)等也获得不低的融资。

广汽埃安成立于2017年7月,是广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事业的发展载体。2022年10月完成182.94亿元A轮融资。广汽集团公告,本次A轮融资使广汽埃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了上下游战略性产业资源的优势;在能源生态、电池材料、汽车芯片等方面,提升了广汽埃安的产业链、供应链的保供稳供能力;为广汽埃安新产品开发、新一代电池、电驱研发及产业化建设、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产能保证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布局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自动驾驶赛道也表现不错,9家公司拿到11亿融资。DeepWay深向最多,有4.6亿元,其余几家基本在1亿元以上。

DeepWay深向成立于2020年7月,专注于从事智能新能源卡车的研发和制造,并在商用车高速辅助驾驶、高速L4无人驾驶以及限定区域无人驾驶业务展开布局。2022年8月完成4.6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交银国际、光跃投资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赛道   新能源   融资   金额   电池   能源   领域   业务   详细   动力电池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