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的老误区与新认知


孩子的起跑线在哪里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研究生学的是教育学专业,九十年代还写过一本家庭教育畅销书,书名叫《做成功的父母》。

但那时胎教理论尚未在国内兴起。很久以后,学界才讨论起胎教问题来,但我却始终对胎教抱有成见,甚至认为,胎儿只有健康问题,胎教纯属无稽之谈。

如今,女儿成了准妈妈,她对胎教竟然有了丰富实践和独到认知,成效卓著。她与胎儿的一系列积极互动有时让我瞠目结舌。我不得不“重操旧业”,重新研究起胎教问题来。愿将我近期的学习与思考与众多准爸妈分享。

这是我在上世纪末出版的家庭教育畅销读物

一、关于胎教的七大认知误区

误区一:“胎教没有用,它是一种骗人的把戏。”错!

误区二:“胎教应该在怀孕4-5个月,即胎儿听力形成时候开始。” 错!

误区三:“胎教就是给胎儿播放有节奏的、柔和的音乐。”错!

误区四:“胎教就是准妈妈多给胎儿讲故事。”错!

误区五:“胎教就是父母经常性拍打胎儿,促进胎儿感觉神经和大脑发育。”错!

误区六:“胎教就是父母经常给胎儿谈话说理,让胎儿提前启智,赢在起跑线上。”错!

误区七:“胎教要像和小学生上课一样,有规定时间、规范课程。”错!

二、对胎教本质和作用机理的认知

认识胎教,首先要理解胎教的本质和作用机理。以下几个观点,有研究的人士一般不会予以否认:

1.胎教的本质。胎教不是知识教育,而是在产前对胎儿大脑生长发育的一种来自于环境的干预。胎教本质上首先是母体内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2.胎儿成长的母体内环境。胎儿成长取决于其成长环境,胎儿的成长环境,包括胎儿在母体内的营养、体位、活动、冷暖等。胎儿成长最重要的内环境因素有两方面:营养与情绪。

3.胎儿成长的外环境。孕妇体外环境的改变,既可以改变孕妇身心状况,也可以直接被胎儿所感知,胎儿能够听到体外的声音,感知母体饮食起居的变化,并感受到这种变化对其的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外部刺激也会改变母体的内环境。胎儿成长内环境和外环境相互关联。

4.胎教对胎儿神经网络发育的促进机制。到了孕6个月左右,胎儿神经元细胞的发育趋于加速,胎儿能被动地闻、听、看、触、感到子宫内外环境的一些刺激,如果这时采取安全的、适度的,由外界到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感觉通路的良性刺激,可以使胎儿大脑与感觉、运动、思维、记忆等功能密切相关的神经网络更加丰富,感觉和思维更敏捷,信息储存量更大,更会有益于胎儿出生后的智力开发。

三、给准爸妈们的四个建议

1.相信胎教有科学依据,从改变母体身心环境着手,尽早开始胎教,越早开始越好。

2.胎教不是外部信息的单向输入,而是对胎儿诉求的沟通和回应。胎儿不是被动接受准爸妈的胎教,而是有自己主动、独特的诉求表达,这种表达其实非常丰富多样,也是胎教的主要依据,细心的准妈妈能够领会胎儿这种细微独特的诉求表达。因而,胎教更是准妈妈随时随地、温柔恰当回应胎儿诉求的过程,这种回应的方式是多样的,以减少胎儿不适、增加胎儿愉悦为准则。

3.胎教重在语气、情绪和态度。准爸妈胎教时可以给胎儿诱导、建议和说理,但重要的不是道理本身,而是在说理过程中创造的那种特别有利于胎儿成长的母体生理心理环境:激发和伴随柔和的语气、体贴的情感、舒适的节奏、积极的态度,会影响母体内分泌的质量水平,这些是会被胎儿接收感知到,从而母亲与胎儿之间会形成奇妙的良性互动。

4.要把胎儿当场一个敏感、董事、听话的孩子,而不是当成一无所知的对象,随时与之进行独特的沟通交流。

孩子不输起跑线,从胎教开始。

胎儿一个月


胎儿三个月


胎儿五个月


胎儿八个月


胎儿十个月

(本文作者:吴锦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胎教   认知   误区   神经网络   母体   起跑线   胎儿   大脑   本质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