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一周年,“风花雪月”四座雕塑落成崇礼雪场

2月4日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的日子。值此之际,“风花雪月”四座大型石雕落户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四大雪场。

为了纪念奥运雪上项目在崇礼举办,由著名企业家、冰雪运动爱好者王梓木通过宋庆龄基金会捐资,委托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ISSA秘书长、雕塑家刘洋设计、制作了四座冰雪运动主题雕塑《风之音》《花之恋》《雪之龙》《月之舞》,分别被放置在崇礼的富龙、云顶、万龙、太舞滑雪场。

《风之音》

《风之音》目前安放在富龙滑雪场的滑雪大厅前。富龙滑雪场从音乐中汲取灵感,用充满律动和艺术感的音乐类型命名雪道,故雕塑命名为《风之音》。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32名火炬手在富龙的雪道上接力传递2.05公里。这也是本次冬奥火炬传递活动中唯一一次全程雪上传递。

《花之恋》

《花之恋》坐落在密苑云顶滑雪场的山顶。这里决出了20枚冬奥会金牌和8枚冬残奥会金牌,是北京冬奥会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场馆。

《雪之龙》

《雪之龙》坐落在万龙滑雪场。它是崇礼最资深的雪场,32条以龙命名的雪道盘在垂直落差达1740尺的山谷,被誉为“中国的粉雪天堂”。

《月之舞》

《月之舞》坐落在太舞滑雪小镇的太舞酒店门前。作品灵感来源于冰舞,表达了人在自然中起舞,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自然之美与运动之美共同完美展现。

一年前,刘洋的雕塑作品《雪孩子》系首个落户北京冬奥公园的作品。

刘洋向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表示,作为北京冬奥公园雕塑《雪孩子》的系列雕塑,“风花雪月”四座雕塑是其个人雕塑风格的延续和对奥运体育精神的传递。

正在创作中的刘洋

在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下,冰雪游逐渐成为中国人的新时尚。据《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3)》预测,2022至2023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将超过3亿;2024至2025冰雪季,旅游人次有望达到5.2亿,相关旅游收入将达到7200亿元。

以富龙滑雪场为例,记者了解到,在2022—2023年雪季,该滑雪场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和改造,迎来冬奥会后第一个雪季的火爆场景。滑雪人数较往年呈倍数增长,平日可接待近3000人次,周末及节假日滑雪人次可达6000人次。

捐资人王梓木不仅是户外运动爱好者,更是资深滑雪爱好者,此次捐赠四座雕塑是为纪念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功举办。“尽管疫情给人们带来诸多烦恼,冬奥会在中国的胜利举办仍给人们带来喜悦和激情。捐资这批雕塑,是用来纪念这个难忘的历史时刻,也是为了与更多的冰雪运动爱好者们分享艺术之美。”他告诉记者。

【记者】刘长欣

【作者】 刘长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崇礼   雕塑   雪上   冬奥会   滑雪场   风花雪月   北京   中国   冰雪   金牌   周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