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锦博物馆参观记

今天是正月初七,一个在冬季里难得的风和日丽暖意融融的好日子。看到这样的好天气心下不禁一动,想起了前些日子看到的关于长治堆锦博物馆的介绍,当时就有想去一探究竟的冲动,既然今天的天气如此可人那就行动吧去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身披着凉意中的暖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骑行,这一路上倒是不寂寞。天上的飞机用它特有的轰鸣向我恭祝节日快乐,再就是周边的村落,东边鼓来西边锣零星炮响庆余年。来到市里更是在路的两侧灯笼高悬,路两旁的树上也长出了各色形状怪异的彩灯再加上车流滚滚人群熙攘共同构成了一幅欢度佳节的祥和画卷。

到了城瑝庙广场来不及欣赏节日的热闹红火,一拐弯转向了东南角的一条还算幽静的小疙廊(胡同)中,在这一方四周喧嚣围裹的幽静中,找到了安卧其中的长治堆锦博物馆。

这是一家私人性质的小博物馆,是由长治堆锦传承人李先生开办的,其目的就是推广和弘扬这门传统的手工艺。

博物馆的占地面积也就一千多平方米,从它那样式古朴传统的大门就让我读出了几分来自幽远的传承。

进入大门左拐就来到了展厅的第一部分,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堆锦的起源和其它的一些相关的知识。

堆锦也叫堆花它的发源地就是咱们的长治那么这门艺术是怎么来到长治的呢?唐韩王元嘉封荫落户上党以及李隆基出任潞州别驾时,将宫廷一种丝绸制作而成的堆花工艺带来潞州(今长治),从此堆花艺术便扎根在唐韩王元嘉后裔上党李氏宗族中。那时的潞州是一个气侯宜人种桑养蚕的地方,所产潞绸更是天下闻名,这样的条件为堆花艺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所以堆花应该是起于唐代而盛于明清,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当时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其商业足迹遍及海内外,晋商的辉煌成就了富商巨贾,因此当时属奢侈的高档工艺品的上党堆锦,理所当然地因为本土化的属性而成为显赫晋商以及以及官僚们相互馈赠的珍贵礼品,这就无形中,为上党堆锦的制作与流通提供了必要的市场条件。至清末民初,上党堆锦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


感受完了久远的唐风清韵,就来到了它的第二部分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列堆锦艺术的传承情况,工艺手法以及一些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堆锦艺术的传承人是长治李氏说起来他们应是唐代皇族的后裔。自唐代始至今已传十八代,现在的第十八代传人就是该馆的馆长李卫东先生。1915年,长治自盛李记堆花第十四、十五、十六代传人李治清和儿子李模、李楷及孙子李时忠祖孙三代堆制的一套“春、夏、秋、冬”四条屏,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质奖,是山西史载中最早获得的世界级奖项,蜚声海内外。纵观全国各地,堆锦艺术仅在长治地区兴盛并流传至今,现今发现的明清堆花全部出自长治。堆锦艺术中的“堆“,充分体现了堆锦艺术具有强烈浮雕感的工艺特色。其制作工艺以堆工为主,辅以施绘。制作程序为先将表现内容设计成图样,绘成色彩工笔画,然后在纸板上将设计稿进行描样,再依线条分解剪裁成块,在裁好的纸板块上贴”飞边″、絮棉花、压纸捻,再用锦维丝绸将其包裹,并捏拔出软硬褶,最后按样稿的层次依次堆粘在画框内。由于特殊而略带繁琐的制作工艺,堆锦艺术品显出精细、生动、立体的艺术特色,同时色彩绚丽、纹理细腻,被称为丝质的软浮雕艺术。特别是在堆粘人物和动物毛发时,更是精细逼真。在表现人物指甲时,由于造型分解极其微小,工艺制作难度相当大,但艺人们却能制作得非常完美,工艺之细腻令人叹为观止。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堆锦工艺品为什么能成为上层社会人士相互馈赠和收藏的珍品。

上党堆锦以丝绸织物为主要面料,草板纸、棉花为骨架,经剪裁、“贴飞边”、”压纸捻“、絮棉花、拨硬褶、捏软褶、渲染描绘等10余道工序制成上党堆锦对人物的头、手、佩饰、道具的制作要求十分精细,手指必须内填棉花,外包绸缎头饰、道具要用金银箔料刻成十分精美的图案,一些地方还要彩绘。上党堆锦的主要工艺特征是将五光十色的丝织品,按艺人的精心设计,包在按图纸剪成贴有“飞边”絮棉花,压纸捻的硬纸板上,并根据要求拨硬褶,或捏软褶,再对所需部位贴以金、银彩,线然后彩绘人物的脸手等裸露部位,及需要染色的花鸟动物等部位堆贴成具有浮雕效果的手工艺术品,上党堆锦艺术无论是对人物的塑造,还是对花鸟动物的刻画,都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尤其是堆制出的佛和菩萨的造像,不仅体现出了传统佛教艺术中的庄严肃穆和神秘,而且成功地融入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将温柔婉约之美和崇高庄严之美融合在一起。




看完这部分的介绍深感此门艺术的博大精深和传承的不易,其复杂的工艺也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最后的一部分就是作品展示了,一幅幅精美作品让人有目眩神迷,活灵活现的花草让人感觉到春天提前到来了。精美的人物造像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大气端严,让你不由得产主敬意。几幅唐代的古画又让你感受到那份来自千年前的雍容。色彩艳丽、比例精准、立体浮雕感强、栩栩如生令人荡气回肠。具有高度的观赏价值。它融会了上党地区悠久的文化、朴素的民风和上党地区几代、几十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努力,是上党地区人们智慧和民风民俗的结晶。2008年6月7日,堆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馆的成立,既填补了世界文博的门类空白,又填补了堆花艺术的历史空白,同时又为堆花艺术工作者们提供了一个传承、研究和弘扬堆花艺术的平台。

(本文资料部分系引用感谢原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纸捻   长治   絮棉   博物馆   浮雕   唐代   人物   工艺   地区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