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孩子压岁钱 家长巧处理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过年让孩子们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了。如今,人们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们过年收到的压岁钱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如何处理孩子的压岁钱,成了家长们的生活课题,往往面对两难:让孩子自己拿着压岁钱的话,一怕孩子不小心弄丢了,二怕乱花钱;如果硬要过来,又怕孩子不乐意闹情绪。究竟该怎么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呢?

正确与孩子“谈钱”

春节期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是传统习俗,孩子向长辈拜年,长辈将压岁钱分给孩子。压岁钱寓意“辟邪驱魔,保佑平安”,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爱护和美好祝愿,是一种爱心的传递。

作为家长,与其强制孩子悉数上交或放任不管,还不如利用好这个机会带着孩子一起学习管理压岁钱,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那么,家长首先要从转变自身心态做起,明确压岁钱本是属于孩子的,家长帮助孩子处理压岁钱时,需要得到孩子的认可和同意,不能因为孩子还不会合理支配金钱,或者害怕孩子乱花钱,就剥夺孩子自由支配金钱的机会。

其次,以下几种常见的错误观念需要家长特别注意:

●父母的钱就是孩子的钱。有的家长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挣钱都是为了孩子吃饱穿暖,拥有更好的生活。作为父母的良苦用心没有错,但并不代表孩子可以不用努力就坐享上一代带来的资本。父母爱孩子,就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现在父母都能赚钱,但是这些钱是父母的;如果孩子也想生活得这么好,得靠自己努力去挣。

●用金钱和道德对孩子进行情感绑架。“你的学费是我出的”“你的衣服是我买的”……生活中,很多父母在没收孩子压岁钱时,会用到上面这些借口,殊不知,这样一来,就把原本温情的亲子关系变成了金钱关系,父母成了孩子的“债主”。

●对孩子“哭穷”,灌输“没钱”观念。有些家长怕孩子花钱大手大脚,面对孩子提出的购物需求,通常会使用“咱家没钱”“家里很穷”“钱是省吃俭用省下来的”等言论来阻止孩子乱买东西。一开始孩子可能并不当回事,但是时间一久,这种观念就会扎根于孩子的内心。即便当孩子有正常的购物需求时,也会因为觉得家里条件不好而压抑欲望,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变得自卑怯懦,不敢争取,并逐渐失去自信心。

不同年龄 不同方式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处理压岁钱的方式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3至6岁学龄前的孩子。一般来说,3至4岁的孩子还没有形成清晰的“钱”的概念,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孩子对“钱”的认识还停留在可以买玩具、零食和坐摇摇椅等事情上面。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对“钱”的好奇心,教会孩子认识金钱及其价值,比如1元钱可以坐1次摇摇车,买2根棒棒糖,然后是5元、10元、20元等分别能购买什么东西。对于5至6岁的小朋友来说,市面上流通的所有面额的钱币都应该能认清并学会正确使用。这样不仅能加深孩子对钱币的认识,还能够锻炼孩子基础的运算能力。

整体来说,学龄前孩子的购买欲不是特别强烈,也比较容易满足。父母可以从孩子的压岁钱中划出一小部分供孩子自由支配,教孩子正确使用压岁钱;另一部分则可以在与孩子协商并经孩子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告知孩子这笔钱的去向,比如储存起来、购买保险或作为日后的教育基金使用。

●6至12岁小学阶段的孩子。相比学龄前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消费行为已经有一定认识,购买欲也增强了,这个时候如果强制将孩子的压岁钱收走,不和孩子商量,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父母可以在孩子收到压岁钱之后,和孩子一起清点压岁钱的总额,与孩子商量这笔钱的处理方式。如果孩子有想购买的物品,家长可以先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些物品是否真的有必要购买。鼓励孩子列“梦想清单”,但要引导孩子合理消费。引导孩子思考梦想、计划及现实与金钱之间的关系,教孩子学会规划和理性消费。如果孩子希望将压岁钱先存起来,以后再用,那么父母可以带孩子到银行,开设一个存款账户。这样能让孩子从小意识到理财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能培养他的责任感,形成积累财富的良好习惯。

●12至18岁初高中阶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更追求独立处理自己金钱的权利,渴望获得理财能力。这一阶段孩子的开销及购物欲也更大,如果孩子在钱的使用上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形成错误的金钱观,出现非理性消费行为,比如攀比、花钱大手大脚等。因此,家长最好不要过多地参与孩子对压岁钱的分配。现阶段应该更多地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关注,引导他们形成合理的金钱观。如果孩子每年都收到一笔数额较大的压岁钱,可以引导孩子合理分配、及时储蓄、适当投资、正确消费。同时,可以给孩子看一些金融理财方面的书籍,或者与孩子讨论投资类的知识,让孩子逐步形成完善的投资理财观念。

加强互动 正确引导

虽然是一份小小的压岁钱,但是却考验着家长的智慧。除了以上方法,家长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加强与孩子的互动,从而引导孩子正确使用金钱,让孩子们更加自律、自信地掌握自己的人生。

●献一份爱心。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给长辈送一些小礼物,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另外,也可以告诉孩子,当我们在幸福生活的时候,还有很多的人过得很艰难,比如留守儿童、孤儿、贫困人们等,他们很需要帮助,我们可以捐一点钱、献一份爱心。

●让孩子当家庭“小管家”。某一天或者某一周,让孩子当家做主,拿出一部分的压岁钱作为家庭开支,让孩子负责买菜、买馒头、买酱油等,这种方式能让孩子体会到责任和担当的快乐,也能让孩子明白父母的不易。

●制定年度家庭计划。以压岁钱为年度预算,与孩子一同制定年度旅游计划,地点、项目等由孩子主导,家长帮助完成,增加孩子的参与感,对孩子的思维、独立、策划能力都将是很好的锻炼。

(记者 李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压岁钱   东营   家长   购买欲   孩子   大手大脚   消费行为   晚辈   长辈   观念   金钱   父母   正确   阶段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