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初印象:热情、美丽却破败的加勒比“珍珠”

本文较长,看完约5分钟。配图多且非常漂亮,如果忍不住多看一会儿,看完约需10分钟。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古巴是一个遥远的社会主义兄弟,是反抗美帝的不屈战士,是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罗的故乡,是电影《速度与激情》中那个避世的神秘天堂,是世上最好的雪茄产地。

但是,实际的古巴是什么样的?美丽却破败,贫穷却物价“感人”

近期,我有幸因工作原因访问古巴,第一次踏上加勒比海上的土地,一切是那么新鲜。感叹于古巴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在感叹,这是一个被按下“暂停键”的国度,在游客不常光顾的地方,目光所及是一片破败。

第一眼看到的美景

入境古巴时,因为时差原因有点儿浑浑噩噩,只是感觉机场又小又破,稀里糊涂跟着出来,就入住了古巴国宾馆,号称古巴最好的酒店。顾不得旅途劳累,迫不及待的用相机记录起眼前的热带风情。

古巴国宾馆

国宾馆花园

国宾馆花园

本以为古巴受到西方封锁,很难见到西方人面孔。哪知道,国宾馆住着的多是欧美来旅游的人。跟古巴当地人一问才知,他们可是古巴的外汇“奶牛”,是除了雪茄和医生外的最重要外汇来源。

海明威竟然在古巴生活?

美国大文豪海明威竟然在古巴生活了22年之久(1938年至1960年),他在距哈瓦拉半个小时车程的瞭望山庄建了一座别墅。著名的小说《老人与海》就成书于居住古巴期间,或许是这座美丽的海岛和热情的古巴朋友给了他创作的灵感。

《老人与海》描述的是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的故事。出海八十四天一无所获,但他并未绝望,最终钓上了一条大鱼。他和大鱼在海上搏斗整整两天,才将鱼杀死,并将其绑在小船的一侧。不料归程中遭到鲨鱼的袭击,回港时就只剩下了脊骨、尾巴和鱼头。

现在,海明威的别墅被改建成了海明威博物馆,成为古巴哈瓦那的热门景点之一。

海明威故居

海明威故居的花园

海明威故居内景

海明威故居据说藏书有9000册

海明威故居里有个小楼,是碉堡?瞭望台?

登上才发现,应该是观景用的

瞭望美景

西班牙殖民时期的要塞

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时到过古巴岛。 1511年,西班牙征服者迭戈·贝拉斯克斯·德奎利亚尔率领300人的远征队占领古巴,先后建立圣地亚哥、哈瓦那城,古巴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在从非洲引进了大量黑人从事种植园和采矿工作,蔗糖业和烟草业成为古巴经济的支柱产业。

西班牙殖民时期要塞

巨炮见证着历史,如今成了情侣约会的地方

要塞入口

要塞内景

树荫下的清凉

遥望哈瓦那城

封锁海面

哈瓦那之角

破败的哈瓦那旧城

哈瓦那旧城显得与这美丽的热带美景如此格格不入,又如此合拍。或许,你会觉得,有这样的美景了,其他的还重要吗?快乐就完了。听着周杰伦的《Mojito》,来到不得不打卡的“五分钱小酒馆”喝上一杯莫吉托,岂不是一件幸事。

海明威常来的“五分钱小酒馆”

正宗古巴莫吉托,没有三里屯的好喝

街角的饮品店

哈瓦那内景

街边喷泉

但是,在哈瓦那,转角遇到的可不一定是爱,而是断壁残垣!不知道的还以为来的叙利亚!不是因为战火,是因为物资短缺,没有钢筋,没有水泥,已然是危房,却依然有人居住。或许,只有天性乐观的古巴人才能hold住吧!

这是哈瓦那真实的一面

建筑拥挤且破败,这是真实的哈瓦那!

老爷车:古巴无奈的特色

古巴的一大特色就是老爷车!这可能是他们最无奈的特色了!因为,根本没钱进口新车。电影里、视频里,乘坐老爷车在哈瓦那滨海大道兜风是一件非常浪漫有情趣的事情。实际上呢,不要被花里胡哨的颜色蒙蔽,这些车散发这浓浓的汽油味,除了喇叭不响,哪里都吱呀作响。

还有,上车第一件事情就不要找安全带了,绝大多数都没有,即便有,也没法用!

还有,乘坐一圈也不便宜,记得讲价!

好了,感谢你耐心看完。

最后提醒,古巴的东西不便宜。因为古巴有两套货币体系,一种是古巴比索(俗称古巴土币),是给古巴人用的;一种是古巴外汇券,跟美元是1:1的,是给外国人用的。外国人不能去古巴人自己的商店买东西,也没什么可买。去对外国人开放的商店,请你看好价格,是美元哦!可以直接用美元付款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古巴   哈瓦那   加勒比   海明威   初印   古巴人   内景   国宾馆   西班牙   要塞   故居   美景   热情   美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