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铁打的佛岭、通天沟,流水的勃利铺路人

依兰古城与吉林兵备道所发护照

光绪六年(1880年),叶赫那拉∙铭安与三品卿吴大澂,赴吉林办理宁古塔三姓珲春边务


那时候的七台河归属三姓管辖,三姓也就是今天的依兰县,光绪年间为依兰府,是东北一条重要的兵备道,不仅负责辖区内军务,地方的治安、屯田、钱粮当时也有兵备道的道官管理。

清朝出于防止蒙汉结合等原因的考虑,对蒙地施行禁垦

铭安授命吉林将军其实并不是一份美差,当时的东北地区外有沙俄袭扰,内有延续了两百多年的禁垦封关,可谓是边防空虚,耕地荒芜。


他和吴大澂到任后,立刻着手整顿军务,改原有八旗兵世袭制为招募制,同时开设招垦局,鼓励当地以及移民百姓垦荒。


不过无论是防务、农垦还是通商,如果交通闭塞,都不可能搞得好。因此,这两位在上任当年就开始修筑自宁古塔沿牡丹江,经由铁岭通至勃利境内的道路,全长约三百公里。

喇嘛

修路就要起路名,叫什么好呢?


七台河勃利县当地有个传说,当年铭安和吴大澂到任的时候,这里已经住了位从西藏来的喇嘛,在传道的同时也采集草药为周边百姓治病,很受爱戴。


这喇嘛法号通天,当地百姓称呼他通天活佛,久而久之他住的地方就被叫作佛岭,去拜这位活佛的路就被叫作通天沟。

依兰道台王瑚

三十年后,到了宣统二年(1910年),依兰道台王瑚亲自勘察从依兰到密山的官道路线,沿途在勃利境内设置了大小驿站6个,大站供官兵住宿用,小站则是歇脚吃饭的地方。


虽然县内只有这一条依兰至密山的驿道能通马车,但其余的如勃利至梨树镇、勃利至兴隆镇等只能人背马驮的简易路,也总算是有了雏形。

闯关东

后来到了民国(1914-1931年),那通天喇嘛据说已经回去了西藏,勃利县迎来了新的一批拓荒者。


这些人自山东、河北走出山海关外谋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闯关东”。他们经由宁古塔沿牡丹江踏上勃利这片土地,成为了新一代的垦民,同时也将行至此地的道路进一步修缮,虽然喇嘛已然不在,但佛岭和通天沟的名字留了下来。

七台河佛岭站

伪满时期(1934-1937年),牡佳铁路修筑通车,从牡丹江至柴河,经勃利县,最终到达佳木斯。按照当地的叫法,将勃利县内的站台命名为佛岭站、通天屯站等,站所名字沿用至今。


佛岭、通天沟,成为了七台河勃利县自清末以来历史的一个缩影。这世间本没有路,一代代的人走过来,也便成了路。

#历史##历史真相官##历史有知识##奇妙知识季##知识##文化##人文##城市##黑龙江##七台河##故事##历史故事##历史人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即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天沟   勃利   勃利县   密山   依兰   光绪   牡丹江   军务   吉林   喇嘛   流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