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思考:人口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这样的长期影响下,本地合适的劳动力数量难以满足自身地区发展所需要的规模,但好在其经济发展较为领先,前一阶段的推拉力作用形成了人口流入现象,这一现象为本地ᨀ供了重要的数量供给。

不仅如此,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人口红利”这一概念引起研究者的高度注意,大量学者指出,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人口占重较大以及抚养比较低等等都是人口红利带来的有利条件。

但目前来说,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劳动力可以无限供给”这一人口基础优势正在消失,人口红利也开始逐步消失。虽然逐步消失,但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移动起来的人口规模也不容忽视,由此人口集聚也可以使部分集聚地区一直保持早人口红利期以维持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然,人口迁移过程中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所带有的年龄结构优势大大改变了集聚地的人口年龄结构,为这些地区增长人口红利时间,这是十分突出的优势。无论是理论或实践哪一渠道方式所总结获得的发展规律,均存在一个显著特征,即人力资本所起到的推动作用都是巨大的。

因为知识具有可复制性,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脑存储知识,但之所以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因为人本身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是无法替代和企及的,同时由于在群居社交的过程中不停进行交流互动,进而产生的规模效应可以更进一步推动发展,所以不仅人力资本有推动,更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则更为突出,作为技术创新与变革的重要基础,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实现ᨀ升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也是关键,其可以通过价格机制让资源和要素自发进行匹配,各种要素在该机制作用下会源源不断地从低效率部门流入高效率部门,最终达到最优状态对经济进行正向促进。人口集聚从本质上看就是市场利用价格机制对人口进行自发配置的过程,因为人口集聚所带来的就是生产力这种最基本要素,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驱动,是不可以忽略的关键要素。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整理发现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学者们主要有两种观点:

人口集聚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蔡昉指出,虽然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最大,但通过设定生产函数进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同样具有很大潜力且不容忽视;

有学者通过精确的量化分析发现,在欧洲国家受人口集聚的影响上,每当人口密度增大一倍时,相应的劳动生产率也会ᨀ高4.5%;有学者也研究指出,人口密度大的优势条件可以助力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同时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的不同是造成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该结论通过分析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得到证实;

王桂新等同样指出,东部地带经济可以高速发展也是因为省际人口的不断迁移,本身东部地区就存在数量的不足,这一现象弥补了短缺,根据计算发现在一九九五-二〇〇〇年这五年间就推动了东部地区GDP增长10%以上,因此可以断定,迁移人口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

蒋子龙等借助我国人口和经济的相关数据,证实了在2001-2010年间,我国两要素在空间上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通过干预与引导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逐步呈现出相对均衡和规律性的发展态势;王金营等证明了在大城市里,人口的流入和集聚对该城市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ᨀ高作出巨大贡献;

王胜今等同样是对人口和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最终结果发现人口因素可以直接促进,其他经济因素间接促进经济发展;陈乐等进行的研究主要从知识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入手,发现人口集聚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态势;

杨东亮等研究发现,人口集聚可以极大拉动经济增长,因而在制定政策时可以考虑通过特定的人口集聚达到人口结构上的优化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变相的干预可以更好地达到目的。

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呈非线性特征。有学者指出人口的集聚会加大城市压力,同时使经济发展相关的活动劳动生产率显著削弱,不利于正向的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职业的匹配程度是两者产生联系的关键要素,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外来人口对于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何种作用,如果匹配会大大促进,而就业的不相匹配反而会产生阻碍,对发展进行抑制;

谢里等选择了大面积地区较多国家的数据进行研究,其认为大样本数据所得出的结论更加可靠,最后分析得出,人口集聚都存在一个最优拐点,只有在这个最优度的水平上,人口集聚才会最大程度地促进经济增长,超过此最优度则会产生抑制作用抵消一部分的正向促进从而进行削弱;

杜旻等选取了261个城市,同样是大样本的计算分析,其利用计量方法进行测算,观察人口密度是如何驱动经济发展的,最终得出并非是一直驱动达到一定程度后之后也会抑制经济发展,但选取的样本中,大多数城市还都处于该曲线的左侧,只有少部分处于右侧区域;曾永明等研究同样指出,人口集聚的过程中需要做出一定的干预。

使区域内达到“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的动态平衡,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更优,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此外,陈心颖还指出,由于存在区域间的空间异质性,人口集聚对不同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很难统一说明,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应该根据每个地区具体处于“倒U”型关系的何种程度,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指导的人口管理政策。

综上,现阶段的研究已从多角度进行探讨分析,所获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可以发现的是,在选取区域进行研究的层面上,大多数学者主要是着眼于整个国家或是大范围的省市,而对于部分较小面积但集中程度较高的区域研究比较少。针对此状况,长三角地区非常适合作为研究选取的地区对象,因而不仅理论上探讨联系,实证部分选取此地区进一步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人口   红利   要素   人力资本   经济学   经济发展   学者   作用   发现   地区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