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书用幻方反映太阳周日视运动,是地球晨昏模型,旋转奥秘在数理




拙作《洛书是基于太阳周年视运动的昼夜时空模型,后天八卦是太是时空耦合节点》已经指出,洛书是以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来确定大地方位和时序的数字矩阵。当时限于文章主题和篇幅未能展开讨论,现根据洛书内在的规律进行一些类似科幻的解析。

一、洛书的数学属性

洛书是组合数学的经典例证,其实质是一个3阶幻方,其幻和为15。它用9个自然数构建了一个外方内圆的数字矩阵,影射天体及其运动的宇宙空间。“口”字线3数之和恒为15,恰似描述三维空间的直角坐标系;“米”字线3数之和恒为15,表明它是一个各向同性的球体。

洛书中的 "外方"与“”内圆“

这种说法与“天圆地方”的正统说法谁是谁非,大家可以请“田”字来评判,它的理论形态可比洛书进化了n次元!一个汉字,四正、四隅、八卦、九宫、五行都包罗其中。

二、洛书的物理指向

洛书确切的物理指向是用数字描绘地球的自转,其以五行为灵魂统摄整个矩阵。其中,2、5、8五行属土,指代地球自转轴,是五行循环的枢纽;3、4、9指代东半球或昼半球,因为3、4属木,9属火,寓意木荣火旺;7、6、1指代西半球或夜半球,因为7 、6属金,1属水,寓意金冷水寒。


洛书中的”地轴“”东西半球“及”五行“

虽然地球不能代表整个宇宙,但地球自转和以之为基础的公转是宇宙中海量行星、卫星的运动模式。尤为重要的是,自旋是宇观天体和微观粒子共同的运动形式。

三、洛书隐含的易学元素

——“5 ”是九宫之中央,五行之综汇,也是运转之中枢。据《说文解字》解释:“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凡五之属皆从五。x,古文五省”。也就是说,x是古文五字的省略形式,上面加一横象征天,下面加一横比拟地,于是就产生了涵盖金木水火土的 “五”。可以说5既代表中央之土,又具有五行全息性,是五行资源库、易学“工具箱”。

——“15”是洛书幻方的幻和,也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节律。一个节气的天数,一刻钟的分数,一个山向的度数,均为15。

一个回归年的天数是

15×24+5=365(天),5在彝族太阳历中是过年日。

地球公转一周时

24×15°=360°

一个太阳日的周期是

15×4×24=1440(分)

地球自转一周是

24×15°=360°

罗盘环周有24山向

24×15°=360°

——“45”是洛书九数的总和,也是以八卦计时或度量方位的早期单位。周年二十四节气、全天二十四小时、环周二十四山向都是八卦三分的结果。

四、洛书是能旋转的幻方

我们说洛书能描绘地球自转并非主观臆想,而是根据其数理判定的。如果对诸数乘以9,得数大于10时取个位,就可以使幻方翻转。连续操作4次,就能完成360度旋转。相当于90°×4=360°

“9”能牵引地球运动,可谓唯“我”独尊

也可以通过求行列式的值加以映证,即

(1×2×3+4×5×6+7×8×9)

—(1×4×7+2×5×8+3×6×9)=360

在幻方旋转中,9是动力源,5 是旋转轴,"九五至尊"确有来由。

此外,洛书中的阳数、阴数都可以按照“左三右七”的定理旋转,5 仍然是旋转中枢。

阳数三倍之左旋:1-3-9-7-1,阳数七倍之右旋:1-7-9-3-1

阳数旋转机制

阴数七倍之右旋:2-4-8-6-2,阴数三倍之左旋:2-6-8-4-2

阴数旋转机制

3和5这两个奇数就像驱动地球自转的两个“引擎”。

五、洛书中的螺旋

依次连接4、9、5、1、6和8、3、5、7、2就形成一个螺旋,依次连接4、3、5、7、6和8、1、5、9、2则形成螺旋。多数国人以前者为正宗,但《一切经音义》以后者为准则。


两种万字符号

不过有这样一种规律:螺旋4条旋臂4-3-5、2-9-5、8-1-5、6-7-5上的三个数字服从勾股定理,隐含“静则成矩,动则成圆”的奥秘。

四条旋臂的循环模式 四条旋臂的循环模式

旋臂每转四分之一圆周,臂上三数统统扩大三倍。如此循环,无穷无尽。

此外,阴阳诸数的乘方还可周期循环,它们周期数也呈现一定规律,为了紧扣我们之前的命题,这里不再展开讨论。

六、洛书中冷热定律

既然洛书是摹写地球自转的幻方,那么洛书就一定包涵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信息。太阳东升西落,看到的是光明,留下的是温暖。地面的冷热变化是太阳周日视运动的最重要的信息。洛书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太阳日八个时间节点(八卦)的冷热对比,只不过先哲按照数理颠倒了一组数字,把最重要的信息隐藏起来了。只要颠倒2和8 ,就会回归自然。

由洛书回归自然

颠倒2和8之后的“自然之图”中,1、9反映子夜和正午的冷热对比,2、8反映后半夜和下午的冷热对比,3、7反映日出和日没时的冷热对比,4、6反映上午和前半夜的冷热对比。

可以说由“自然之图”到洛书是"天人合一"的杰作,颠倒2和8就像太极图引入“鱼眼”及互置阴阳创设坎离两卦一样都是把自然规律与人文观念融合在一起创造完美的神来之笔。从1、2、3、4到5,再从5到6、7、8、9何其自然?但不无遗憾的是,回归自然的同时失去了神秘!难道“磁极颠倒”真有可能发生?还是早已发生?难道之前发生的“世界末日”毁灭了曾经的文明?

行文至此,我们必须为先民的数学智慧喝彩!如此玄妙的数列规律和数学算法,真让人惊叹不已又联想万千。堪称”中华帝国神秘科学“中的神奇的“宇宙代数学”。坦诚地说,我以前都不敢相信这是史前人类的智慧,曾经怀疑它是上一个断层文明的遗存或地外文明的赠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太阳日   地球   太阳   公转   晨昏   数理   冷热   矩阵   奥秘   螺旋   周日   模型   规律   数学   数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