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还要降价,奔驰放弃油改电:国产电车该醒了

2023新年伊始,全球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的股价便开启了狂飙之路。相关机构预测,若特斯拉继续推动产品降价,持续释放成本优势,特斯拉整体股价或较去年最低点时上涨约100%。

其实不止是特斯拉,在油改电项目中受挫的奔驰和宝马,也准备向“全面电动”发起冲击。面对国外市场的双重挤压,国产电车品牌的苦日子恐怕才刚刚开始。

一、利润换市场

2022全年,特斯拉实现总营收超815亿美元,同比增长51%,而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128%,达到126亿美元。这对于身处舆论漩涡的特斯拉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不过公司CEO马斯克却并不这么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逐步迈入深水区的当下,马斯克依然认为特斯拉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业绩表现。

数轮产品降价调整后,国内部分特斯拉门店的预购数量出现指数型暴增,个别门店的销售业绩更是同比上涨近500%,不过特斯拉似乎还具备继续降价的利润空间。市场预测,一旦特斯拉将价格定位在20~30万的“亲民价位”,国产电车的市场占有率可能会出现暴跌。

此次特斯拉选择以利润空间换市场占有率的做法,必将搅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二、油改电“迷途”

面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逐渐升高的现状,老牌汽车企业巨头们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包括奔驰、宝马、奥迪、丰田在内的众多老牌汽车强企长期致力于“油改电”路线。即以传统燃油车生产线模式推进电动车制造,不过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表现却整体低迷。

失去市场基础的项目改造只能是空中楼阁,各家厂商在试错后都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立足,必须推行全面电动化。

“油改电”项目的优势在于生产线相对成熟,整车制造成本低,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低。而采用传统燃油车生产线来生产电动车,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不难想象,简单的用电动机换发动机,油箱换成电池组,再换上所谓的智能管理系统,如此傻瓜式的改造项目又怎么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呢?

其实并不是老牌车企们做不出拥有独立设计结构的电动车型和专门生产线,而是习惯了享受品牌红利的它们不愿见到行业内的新变革,“油改电”项目的失败也算是为它们的傲慢付出了代价。

“油改电”的硬伤在于照搬燃油车传统结构会很容易留下安全隐患,且在部件协同、续航能力、整体空间利用率上都不如纯电车,况且在长期成本上,油改电也难有优势。

三、国产电车承压

随着全球“油改电”汽车市场急剧萎缩,各大主流车企的注意力纷纷聚焦纯电平台。奔驰、宝马等企业都开始在纯电项目上开启追逐模式,与特斯拉全线降价一样,传统强企的“醒悟”将会给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深刻变革。在国内市场,虽说国产新能源拥有一定的技术先发优势,不过面对两头挤压的竞争格局,其市场预期并不乐观。

一边是特斯拉放弃高利润追逐市场占有率,一边是奔驰这样的老牌车企专注纯电赛道,进一步抢占市场空间,留给国内厂商的选择可能只剩下降价跟进或技术革新两条路。

目前来看,想要从技术层面拉开差距的可能性已不大。而在价格方面,国内厂商别说要和拥有先进制造能力的特斯拉打价格战,和拥有品牌效应的奔驰、宝马拼保值率,就是政府补贴取消之后,恐怕都会有很多厂商会撑不住。2023,国内车企要面对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加码。

四、总结

一向以高销量、高利润模式发展的特斯拉此次选择出让利润换取市场占有率,也算是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次降维打击。而奔驰、宝马等老牌车企摒弃油改电,全力聚焦纯电平台也是在向新能源汽车市场发起“总攻”。今年的国内汽车市场,想必一定会很热闹。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格局,国内厂商必须要尽快找到自己的发展节奏。不管是价格调整还是技术创新,切忌不要被对手的种种操作给迷花了眼。

免责声明:文章不作商业用途,无意侵犯任何人的权益,如有信息纰漏请私信作者修正。本文系原创作品,谢绝转载,抄袭、洗稿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特斯拉   电车   宝马   新能源   老牌   市场占有率   利润   厂商   国内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