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荷限制芯片设备出口,国产芯片“全村的希望”竟是他们?

美国果然又来限制华为了。

以前美国供应商要向美国政府批准,才能对华为供货,好家伙,现在连批准都不准了。美国这是要玩个大的,跟华为一刀两断。

“来个大的!”

断就断了吧!打压就打压吧!芯片,我们必须依靠美国吗?不一定。

很少有人知道,在此时此刻的中国,已经有几万台电脑、大量地铁和高速ETC系统,正在使用中国人自主创新、独立研发的纯国产芯片。

这些中国人自己设计、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每天都在服务我们的教育、医疗、能源、科技产业。

不要喊什么国产替代了,国产替代早就来了,说不定此刻你正在使用它们。

其实早在去年7月,我们就应该扬眉吐气了,因为市面上有了一块完全自研的国产芯片,叫龙芯3A5000

装载了这块芯片的电脑,性能怎么样呢?根据专业的跑分测评,龙芯3A5000的性能,基本可以看齐2017年发布的初代AMD锐龙处理器R3-1200或者Intel 6代酷睿。

虽然性能比美国同类产品落后四年,但是只要不跑什么大程序、大游戏,使用上不会太卡。

然而专家们还不满意。2022年12月13号,龙芯下一代产品3A6000芯片已经进入流水线制造,离大规模量产只有一步之遥。

装载龙芯3A6000芯片的CPU,性能又升级了!可以比肩AMD 锐龙 5000 处理器和英特尔11代酷睿处理器,比美国同类产品只落后一两年,相当于市面上主流电脑的水平。

3A6000的跑分测评

这个成绩简直太牛了!可以说吊打99%的中国芯片企业,超越了华为的海思芯片。

牛逼在哪儿?最关键的是,3A5000和3A6000的整个芯片微架构和指令集都是国人自主研发的,响当当的中国知识产权。

哎哎能说人话么?啥叫微架构、指令集?两句话你就明白了:

把一块芯片想象成咱们上下班的道路交通体系。微架构对应物理结构,是公路、立交桥、红绿灯;指令集是程序,是代码,对应交管局和交警使用的语言。

总体上,语言表达越高效,物理设施安排越合理,道路运行就越畅通,芯片的整体性能就越好。

芯片内部的架构

然而,目前国产芯片的微架构和指令集,大多都依靠英国ARM或者美国英特尔X86的授权。

人家ARM授权了,你才能基于安卓生态开发产品;人家X86授权了,你才能基于windows系统做事。

这就好比英语语法是人家的知识产权,中国人写文章只能用英语语法,不能用中文。

芯片的世界,两家巨头分天下,其他小弟捡剩饭

举个例子,华为设计麒麟系列芯片就是这样。

华为拿的就是ARM的授权,等于加入了安卓这个生态系统,只能在人家授权的基础上小修小改。但知识产权到底是人家的,ARM可以随时停止对华为的授权,这就卡脖子了。

那假如华为说:老子双手插兜,不用你的架构授权,行不行呢?可以但没必要。因为离开ARM授权就意味着脱离安卓生态、自废武功。谁会买一个不兼容安卓的手机呢?

所以,用别人的成果,终究是进退不便

因此,能拥有自己的微架构和指令集,才能拥有一个赛道,否则你再牛逼,永远只是在别人赛道上跑的一个选手。

不过,要设计一个芯片的微架构和指令集简直难于登天。你知道吗?设计一块小芯片比设计一栋大楼复杂几千倍。

一块芯片的设计图纸里有300多亿个晶体管,上下分成50多层

20多年前,很多精神美国人讲:这东西,中国人根本玩不转的。何况面对重重技术封锁、打压,怎么可能破局呢?

一块芯片内部的结构是如此复杂

然而,时至今日,龙芯3A5000和3A6000已经被这家中国公司造出来了。他们也正式推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指令架构LoongArch。

他们制造的中国芯片,已经全面应用在复兴号高铁北斗卫星上,应用在很多城市的地铁、高速ETC系统和电力系统上。

基于中国芯片的CPU、服务器已经进入浙江、山西、河南多地的教育系统,进入中石化、中交集团,并服务雄安新区云计算工程。

以下我要讲一个故事,故事里都是真事。这是一个20年磨一剑的故事,希望作为中国人的你,能看到最后。

其实,今天我们能有勇气面对美日荷的封锁,只是因为有一群人为我们国产芯片负重前行了20多年。

22年前,一群月薪800的“书呆子”发誓要造出第一个国产CPU。22年后,国产CPU的性能终于逼近美国主流产品水平。

时间倒回1986年,浙江永康县第一中学的一位县高考状元,如愿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他叫胡伟武

28岁那年,他拿到了中科院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学位,变成了胡博士

当时,联想总工程师倪光南正在带队研发芯片,试图攻克芯片设计这项关键技术,让中国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可惜当时的联想总裁柳传志叫停了倪光南的项目。倪柳二人分裂,中国独立设计芯片的课题胎死腹中。此后几十年,中国芯片一直依赖外国。

倪光南

黑暗当中唯一的爝火微光,是中科院计算所2001年启动的龙芯课题

年仅33岁的胡伟武出任龙芯CPU研发首席科学家,在北京北四环边上一个50平米办公室里,组建了一个梦之队

那时候的IT巨头,每年的研发费用动辄9位数起步。但咱们的“北四环梦之队”呢?手里只有100万启动资金。

当年的胡伟武

胡博士本人如果出国,当时就能月薪上万,留在课题组月薪只有800

但就像《海贼王》里的路飞一样,他有赌命的决心,聚集了一群人,要找到世界第一的“财宝”,要开创未来。

开局一根棍,装备全靠捡。但人家只要不断网,就能996。

2002年8月10号清晨6点零8分,中国人自主设计的芯片终于诞生了,它就是“龙芯1号”,性能相当于英特尔586。

这就是我亲手拍到的龙芯本芯。

科技这玩意,你不怕它不行,就怕它没有。龙芯1号就是国产CPU伸出来的第一条腿。只要有腿,就能慢慢往前走。

一年后,龙芯2号诞生了,实际性能可对标1GHz的奔腾4。但是,伴随成功的还有风言风语,国产芯片面临又一次胎死腹中的命运。

然而,胡博士有个好领导。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面对压力,决定all in,把整个研究所压箱底的4亿多研究经费,全部拿给龙芯。

就像《流浪地球》里的英雄,“我选择希望!”

李国杰,一个好领导

胡博士血条加满,开始科技加狠活儿。2010年,胡博士团队主动离开体制,转型成“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

这群专家团队,拿着外国同行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薪酬,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个四核CPU,研发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采用90纳米技术的处理器。

大实话,往往很动人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随着中国科技和中国制造的起飞,国产芯片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2015年,龙芯1E 和龙芯1F芯片被北斗卫星使用,运算能力是欧洲竞品芯片的十倍,公司开始盈亏平衡。

2017年,龙芯实现了1.5亿的销售收入,利润2000多万元。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龙芯给国家交的税,已经和国家给他们的研发经费持平。

2019年,龙芯净利润首次破亿。2022年,龙芯3A6000性能逼近国际先进水平。

多年以后,我们终究会明白莫泊桑的那句话:研发国产芯片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因为,它的背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时间倒回20多年前,一位并不看好龙芯前景的投资人对胡博士说:“我知道投龙芯肯定得赔,但赔了也得投。”

一位中科院的老院士说:“我亲眼见过同胞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死,我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一位杭州的退休工人说:“我在报纸上看到龙芯出来了,很高兴!我是个退休工人,工资不高,但是请你给我一个银行账号,我要给你们捐1000块钱”。

我在他们身上只看到四个大字:民族精神

其实造就国产芯片的英雄没有名字,非要有的话就是中国人民

国产芯片能有今天,是我们一代代人用脚投票投出来的。国产芯片也必然拥有明天,因为我们不会停下脚步。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看到未来很难,但仍然逆风前行。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所有人都遇到了太多的困难和痛苦。但中国人的韧劲没丢,民族精神不灭,所以我们挺过来了。

在新的一年里,我想用这个中国芯崛起的故事,告诫我们所有人,不要寄希望于外人的施舍,出路只有一条:

面朝太阳、相信未来,超越过去、创造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美日   芯片   华为   英特尔   全村   美国   中科院   中国   架构   处理器   性能   中国人   设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