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人“毁”一部剧,如果换掉他们,《狂飙》这部剧就近乎完美


文|微史解读

编辑|微史解读

《狂飙》,一部还没播出就已经将人胃口吊得十足的国产剧。

以横扫不好的势力为金字招牌;以中央政法委背书为重量砝码;不管职业,不论追剧群体年龄,直接从爱奇艺横跨央视。

门到户说,让人忍不住想问,到底是什么样的品质才能配得上这么大得排场?

播出后,顿悟了。

豆瓣评分一路飙升9.1,开播至今热度居高不下。

狂飙,飙得是评分,飙得丝毫心跳,飙得是尺度,飙得是演技。

演员“杀疯”,观众“看疯”,美中不足得是,总有几个演员让人跳戏。

01.张译“演戏猥琐”

在帅哥当道的娱乐圈,张译的“驴脸”并不讨喜。

细长脸,蒜头鼻,三角眼,用粉丝的话来形容他算不上精致的脸就是:

“张译呐,长得丑帅丑帅的。”

然而,谁也不敢嘲笑这张脸,毕竟,他就是用这张算不上多帅的脸,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

从《亲爱的》中崩溃无助的父亲;

到《追凶者也》中搞笑并冷漠的杀手;

再到《我和我的祖国》中为祖国做贡献的高远。

张译,用实力诠释了什么叫好的演员,什么叫做一个眼神也能撑起一部剧。

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出道至今几乎零差评的他,却差点因为《狂飙》落下口碑。

而观众对于他在该剧中的表现,更是呈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部分认为张译还是以前的张译,一出手就是精品,另一部分则认为他在剧中的表现有点用力过猛。

“演技好是真的好,但是年纪大了,表演痕迹却越来越严重。”

“不如群演,演日常戏有些做作。”

“表情方面太使劲。”

“卑微又带点猥琐。”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不能否认的是,张译在这部剧中的表现,的确有一些“差强人意”。

他为了把这个人物刻画得更加生动,选择用南方口音演完全程。

贴合剧本,符合人物性格,显然这是一个加分项。

但,他又在自己的理解上为这个人物加了一些“口吃”的效果。

蹩脚的口音加上间接性的“口吃”,直接让人梦回陈江河。

最终,使得效果大打折扣。

当然,抛开“口音”不谈,张译对角色的塑造还是很成功的。

从隐忍到冷酷到麻木再到果敢决绝,情绪层次递进,完美诠释了小警察是如何蜕变成“老油条。”

虽说对比张颂文会差一点,但也算没有辜负大众对他的期望。

02.吴刚“表情僵硬”

这部剧中,同样引起“公愤”的,还有老戏骨吴刚。

张译是“口音”画蛇添足让人出戏,而他是一出场就惹人争议。

究其原因有二。

一是他的脸;二是脸引发的蝴蝶效应。

表情僵硬,双眼皮浮肿。

虽说他的脸肿是因为生病,而他为了不影响拍摄进度推迟手术导致的,但是让一部分网友无法直视。

而他脸僵引发的蝴蝶效应就是演技也遭到了诟病。

喜欢他的人觉得,虽然眼睛睁不开变成了疤瘌眼,但演戏还是挺好的。

不喜欢他的人觉得,吴刚的演技从来就没有好过。

从“达康书记”到“陈萍萍”,从“李维民”到“徐忠”,不管演什么都是一个表情,一个语气。

正所谓,罗卜白菜各有所爱。

不管是夸还是骂,都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吴刚很敬业。

03.李一桐“情绪不到位”

要问这部剧中最大的“败笔人物”是谁,我想大多人脱口而出的一定是:

女主李一桐。

倒不是说她演技不好,而是她和男主张译的感情戏显得有些突兀。

其一,这是一部双男主大戏,故事线围绕男人们争权夺利展开。

爱情,显得多此一举。

其二,两人颜值不搭。

他们的爱情戏之所以显得十分违和,是因为李一桐的脸比较“偶像。”

我们看惯了她参演的甜剧偶像剧,突然出现在正剧就会让人忍不住跳戏。

反观张译,身上一股子儿正气,光看脸就让人正襟危坐。

她潮气十足,他土了吧唧。

如果非要用一个物种来形容这对cp,那就是:

“土豆配姜丝,窝瓜配冬笋。”

演技方面就不多说了,会演会哭,美中不足的是缺乏对角色的感知。

她表演被绑架;

邓家佳表演被绑架:

无需开口,光是眼神就知道谁强谁弱。

04.王骁“演技单一”

王骁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

父亲是导演,母亲是影后,而他就是被无数人讽刺“靠爹上位”的“星二代”中的其中之一。

不过,和其他“星二代”不同的是,他有一些实力在身上。

2017年热播剧《三生三世》中的“司命星君”就是由他扮演。

而除了幽默中又带点憨厚的司君之外,他还是《巡回检查组》的沈广顺,《三叉戟》的林楠。

在娱乐圈辛苦打拼这么多年,终于摆脱“星二代”成为“实力派”。

可他,却属实“演戏有局限”的那一卦。

面相阴,演技单一。

演一些小肚鸡肠的市井小民或者坏一点的资本家,形象很贴。

但只要演正面人物,就看起来像个“披着羊皮的狼。”

《狂飙》中的杨建,身穿警服一身正气。

王骁“痞式”表演,不正经,吊儿郎当,感受不到警察那种正义凛然的感觉。

和《冰与火》林局一对比,差距一目了然。

扮演者王劲松不说话,光是站着就能彰显警察的正气,反观王骁,演出了自己,但实在算不上出彩。

结语

知乎上最近有个问题很火爆:

为什么《狂飙》能让超18万的观众打出9.1的高评分?

底下评论热度最高的一个答案是:

演员阵容强大,剧情节奏舒缓且尺度大胆。

这么说也对,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真实。

人们总喜欢吹嘘自己,尽可能地让外界认为自己很强,国产剧亦是如此。

回看这些年得国产剧,不管抗战剧也好,校园剧也罢,它们最后得结局都是“以笑收尾。”

虽说看起来热血沸腾,但缺少了真实性。

反观《狂飙》,虽说还没有大结局,但是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最多就是把各种高层得保护伞拔除,之后再清理一些问题重大得典型分子。

即便最后结局是胜利,也只是惨胜。

案情狂飙,保护伞在猖狂的路上狂飙,安欣和尚方宝剑组在扫黑除恶的路上狂飙。

这一轮狂飙结束后,还会有下一轮狂飙。

毕竟,干掉了一波坏人,还会有新的坏人出现,而安欣却只有一个。

他是唯一的光,但也只是唯一,因为他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狂飙   保护伞   蝴蝶效应   美中不足   猥琐   正气   口音   四个人   剧中   演技   观众   评分   演员   表情   警察   完美   人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